1. 首页 > 财经资讯

债市观察:降准边际利好递减 债市收益率曲线陡峭化

  过去的一周(4月11日至17日),债市先跌后涨,短债受益于资金面宽松走强,而长债走势偏弱,收益率曲线趋陡。周初,因宽信用预期提升、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时隔近12年出现倒挂等因素影响,债市交投情绪谨慎,随着国常会预告“适时降准”之后,债市情绪一度出现好转,但长端利率下行阻力仍大,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全周上行近1bp至2.7850%。

  4月15日晚间,降准终于兑现,央行宣布全面降准25个基点,同时定向降准25个基点,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多数分析认为,央行此次宽松力度较为克制,后续宽松的窗口期越来越小,降准对于长债边际利好递减,债市反应或已较为充分。后续重点关注二季度是否有存款利率调整等相关措施出台。

  行情回顾

  上周,资金面均衡偏松,债市供需格局改善。其中,周初因CPI数据超预期且PPI缓慢回落、社融数据超预期反弹显示宽信用再起,以及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出现倒挂等因素,债市小幅下跌,10年期国债利率上行2BP.上周三开始,先是国常会“预告”降准,释放宽松信号,随后央行宣布全面降准25bp但下调幅度低于预期,加之MLF等量续做且未降息,债市先涨后跌。

  全周来看,国债期货方面,10年期主力合约跌0.13%,5年期主力合约涨0.02%,2年期主力合约涨0.03%。银行间现券市场上,1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8BP至1.99%,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近1bp至2.7850%;1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下行6bp至2.16%,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报2.9850%,与周初基本持平。

  从收益率绝对水平来看,截至上周五尾盘,国债利率整体仍较低,3M期限利率所处分位数由前一周16%分位数转为上行至24%分位数,其余期限分位数整体下行或持平,均位于9%-14%分位数区间。相对于国债,国开债利率所处分位数整体更低,仅1年期高于国债。3M、1年期期限利率分别位于19%和15%分位数,其余均位于3%-9%分位数区间。

  国债、国开债期限利差整体走阔。10年期-1年期国债利差走阔8BP至77BP;10年期-5年期国债期限利差最陡,处于83%分位数;国开债曲线10年期-5年期期限利差最陡,处于90%分位数。整体来看,国债、国开债关键期限利差除30年期-10年期国债利差收窄外,其余均走阔。

  从隐含税率来看,3年期国开债隐含税率大幅回落至6.19%,位于9%分位数左右;1年期国开债隐含税率大幅上升至7.80%,位于83%分位数左右;其余期限隐含税率所处分位数整体偏低(均处于9%分位数及以下)。10Y期国开债隐含税率相比前一周小幅回落至7.74%,处于1%分位数的历史低位。

  一级市场

  一级市场方面,上周利率债净融资额-2035亿元,环比减少2924亿元,总发行量3312亿元,环比增加1401亿元。其中,记账式国债发行1572亿元,环比增加671亿元;政金债发行1232亿元,环比增加568亿元;地方债发行508亿元,环比增加161亿元。

  数据显示,地方债发行自4月开始放缓,截至4月15日,4月地方债发行855亿元,包括新增专项债193亿元、新增一般债120亿元和再融资债542亿元,周均发行量远低于一季度的1400亿元。

  中金固收报告预计,4-6月份地方债的发行量占比分别约25%、40%和35%,对应净增规模分别约3500-4500亿元、5500-6500亿元、2500-3500亿元。

  本周来看,国债计划发行1530亿元,地方政府债计划发行854亿元、环比小幅上升。

  公开市场

  央行公开市场上周共有2600亿元资金到期,央行累计进行600亿元逆回购操作和1500亿元MLF操作,因此全周净回笼资金500亿元。本周央行公开市场将有600亿元逆回购到期,其中周一至周五单日分别到期100亿元、200亿元、100亿元、100亿元、100亿元。

  商业银行上周共发行同业存单6101.2亿元,发行量增加4141.8亿元,环比大幅放量,前值为1959.4亿元。从期限来看,1M、3M、6M、9M、1Y品种分别发行595.5亿元、658.4亿元、851.0亿元、239.6亿元、3756.7亿元。发行主体来看,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中小银行分别发行1621.5亿元、1739.9亿元、2739.8亿元。净融资方面,同业存单到期5880.0亿元,净融资221.2亿元;其中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中小银行分别到期1229.2亿元、2491.7亿元、2159.1亿元,净融资分别为392.3亿元、-751.8亿元、580.7亿元。

  同业存单发行利率方面,国股行涨跌不一,而中小行以下行为主。国股行1M、3M、6M、1Y加权发行利率分别为2.12%、2.31%、2.41%、2.50 %;中小行1M、3M、6M、1Y加权发行利率分别为2.20%、2.36%、2.47%、2.57%。

  银行间市场资金面转松,短期限回购利率波动向下。截至上周五收盘,DR001、DR007、DR014、DR1M分别为1.34%、1.73%、1.86%、2.14%,环比分别下行39.1bp、21.0bp、6.0bp、4.8bp。

  回购交易方面,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日均量为4.97万亿元,日均量环比减少0.18万亿元,其中隔夜为4.40万亿元,前值为4.32万亿元,7天为0.45万亿元,前值为0.65万亿元。

  要闻回顾

  1、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措施,鼓励拨备水平较高的大型银行有序降低拨备率,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降低综合融资成本。会议部署促进消费的政策举措,培育壮大“智慧+”消费,促进医疗健康、养老、托育等消费,鼓励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各地不得新增汽车限购措施,已实施限购的逐步增加增量指标;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会议还决定,进一步加大出口退税等政策支持力度。

  2、央行15日晚间公告,决定于2022年4月2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同时,为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的支持力度,对没有跨省经营的城商行和存款准备金率高于5%的农商行,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额外多降0.25个百分点。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1%。根据测算,此次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另外,央行4月15日开展1500亿元1年期MLF操作和10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2.85%和2.10%,均与前期持平。

  3、财政部国库司司长王小龙表示,必要时将灵活运用短期国债工具进行筹资,全力为落实退税减税政策、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发挥好资金保障作用。在2020年疫情发生之后,增发短期国债来支持财政融资也是政策选项之一。

  中金固收分析认为,短期国债发行的增加可以阶段性的突破限额要求,由于短期国债的期限较短,发行带来的余额上升只是阶段性的,意味着可以实现筹集可用资金的同时并不会增加财政赤字。

  重要数据

  1、中国3月金融数据全面超预期。中国3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6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28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3.13万亿元,同比多增3951亿元;3月M2同比增速9.7%,M1增速4.7%;社融增速升至10.6%。

  2、国内物价相对平稳。3月份全国CPI同比上涨1.5%,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环比由上月上涨0.6%转为持平;PPI同比上涨8.3%,涨幅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环比上涨1.1%,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

  3、中国一季度我国外贸开局较好。据海关统计,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9.42万亿元,同比增长10.7%,连续7个季度保持同比正增长。其中,出口5.23万亿元,增长13.4%;进口4.19万亿元,增长7.5%;贸易顺差1.04万亿元。其中,3月出口1.75万亿元,同比增长12.9%;进口1.45万亿元,同比下降1.7%;贸易顺差3005.8亿元。

  4、美国通胀继续攀升。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美国3月CPI同比上升8.5%,继续刷新逾40年新高,升幅也高于市场预期;3月CPI环比上升1.2%,持平于预期,并创2005年10月以来新高。美国3月PPI同比上涨11.2%,为2010年11月有记录以来最大升幅;环比上涨1.4%,创2012年8月以来新高。

  海外债市

  上周一(11日)中国债市早盘时,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触及2.77%,而中国10年期国债活跃券220003成交收益率降至2.76%,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时隔12年再次出现“倒挂”。此后,14日、15日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均呈现倒挂。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表示,美国正遭遇40年一遇的高通胀,而当前中国通胀水平温和,这是中美货币政策重新错位的重要背景。鉴于美国货币政策的重心在“防胀”,中国货币政策正在围绕“稳增长”发力,这是中美两国国债收益率利差进一步缩小的主因。这在历史上并非没有先例,十多年前,中美国债收益率经常出现倒挂,甚至长端收益率倒挂的历史一直持续到了2010年上半年。

  机构观点

  海通证券:交易性行情或进入尾声,杠杆套息策略占优,关注下次波段机会。展望后续债市,降准对债市利多的边际效用在递减,货币宽松窗口期越来越小,债市交易性行情或渐入尾声,建议以杠杆套息策略为主,关注下一次波段交易机会(如股市情绪偏低、波动加大的背景下,若再度出现股债双跌负反馈导致债市大幅下跌)。维持4月十年国债利率中枢在2.7%-2.9%区间的判断。

  国君固收:4月15日货币宽松不及预期,暗示短期内继续降低政策利率的空间已被锁死。但未来央行可能通过时间换空间,市场利率换政策利率的新思路推进货币宽松政策,资金利率将保持低位或进一步下降。因此,建议长期安全稳定持券,短期博弈期限利差,采用确定性相对较大的曲线变陡策略,10Y-1Y与10Y-2Y利差压不动后必然走阔,各机构可考虑搭配借贷、期货进行做阔利差操作套利;激进操作可预期牛陡,直接增配中短期(5年以内)债券产品。

  国元期货:稳增长政策导向下宽信用预期压制了期债的价格,但由于疫情增加了经济下行风险,经济增速回落预期抬头,期债受到支撑难以深跌。期债上有宽信用的压力、下有经济下行风险的支撑,区间振荡为主。技术上,期债位于前高附近,但若无进一步的降息动作,中、长期限的期债较难突破前高。央行降准之后,受限于后续政策空间,短期利好兑现。短债受益于资金面宽松,或相对强势。

  中金固收:宽松周期其实刚刚开启,并仍然在加码的路上。根据上文的讨论,虽然名义降息没有到来,但实质降息举措在落地,并且采取的举措是多方面的,包括央行上缴利润、降低银行拨备覆盖率、降准、提供低息再贷款、引导货币市场利率低于OMO操作利率等。25bp的降准幅度可能主要考虑到疫情原因导致政策效果有限,需要为后续进一步降准预留空间。在流动性逐步宽松的背景下,对债券仍然是利好的格局,持债不炒可能是当前比较好的策略。建议投资者积极买入债券,并延长组合久期。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