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市场点评:内外压力下市场延续弱势磨底 等待政策定调或海外压力缓解

  市场异动

  4 月20 日市场跌幅较大,其中上证指数收跌1.35%,创业板指收跌3.66%。

  行业层面,稳增长板块包括基建、地产以及新能源相关链条跌幅居前。

  部分代表性企业业绩不及预期、降息预期落空以及对未来经济前景担忧加剧的制约下,市场延续大幅调整

  市场较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包括:①光伏代表性企业业绩不及预期,市场对新能源板块业绩预期下修,导致新能源板块出现较大跌幅。阳光电源发布业绩公告,2021Q4 和2022Q1 季度业绩均不及市场预期,其中2021Q4 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90%,2022Q1 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仅6%。在装机量持续高增的情况下业绩仍然不及预期,这使得市场对新能源板块的业绩预期进行了下修,这也直接导致了阳光电源、固德威、宁德时代等代表性个股暴跌,新能源板块大跌;②LPR 报价连续三个月不变,降息预期落空。4 月LPR 报价落地,1 年期及5 年期利率均维持不变,连续三个月持平,市场期待的降息出现落空,在近期市场持续疲弱的基础上进一步抑制风险偏好;③市场对未来经济前景的担忧有所加剧,稳增长板块尤其是房地产持续下跌。在一季度经济数据疲弱且截至当前政策仍未有足够力度的措施出来的当下,市场普遍担忧未来的经济前景,甚至市场对全年经济增长目标是否坚持都持怀疑态度,投资者整体对未来经济增长更加悲观,如此情绪下也直接导致了近期的稳增长板块持续回调。值得一提的是经过3月16 日后短期大幅上涨的房地产板块(半个月涨幅高达33%),巨大涨幅背后所预期的政策大幅宽松迟未兑现且基本面仍然羸弱的情况下,房地产板块近期出现持续调整。

  海内外政策未现明显转向前,预计短期内市场仍将以弱势磨底为主,但中长期无需过度悲观

  截至目前,制约市场的两项核心因素仍未见明显转向,甚至产生的制约力还在不断强化,因此短期内市场预计仍是弱势震荡、磨底阶段:其中一项核心因素在于美联储货币紧缩预期仍处于不断强化过程中。近日美联储官员讲话越发偏鹰,带动市场对货币紧缩的预期不断强化,5 月议息会议大幅加息以及缩表推出在即,美债收益率持续快速飙升甚至引发中美利差倒挂,一方面造成美股持续下跌从而抑制A 股风险偏好,另一方面制约了国内短期货币政策宽松的空间;第二项核心因素在于稳增长政策出台时间和力度均不及市场预期,难以扭转市场对未来经济前景的悲观预期。疫情对消费产生明显抑制甚至对部分制造业也造成了冲击、房地产景气仍在弱势下行且对经济的冲击尚未完全显现,克制的降准、落空的降息、偏缓的宽信用节奏、羸弱的信用需求等多种压力叠加,经济预期变得持续悲观。因此在这两项核心因素中出现至少一项明显改善前,短期内市场风险偏好预计仍然维持低迷态势,市场延续弱势磨底。短期弱势磨底不改市场中长期优秀性价比的格局,经过较深幅度调整后的A 股主要指数估值已经大幅回落至中枢偏低位置,甚至部分行业已经出现绝对低估的水平。

  经济确认有起色或者稳增长目标放弃前,稳增长行情并未终结;跟踪海外抑制因素趋缓后,成长板块可能迎来超跌反弹机会目前来看,稳增长板块近期受市场对未来经济前景阶段性担忧扰动,成长板块受美联储货币紧缩预期以及国内货币政策短期掣肘的抑制,消费板块出现了阶段性占优。但我们认为在经济有明显起色之前(为时尚远)或增长目标确认放弃之前,稳增长板块的性价比优势并未终结,4 月底即将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是一个重要观察时间窗口,一旦政策基调延续或者更加积极,稳增长板块性价比有望重新凸显。成长板块重点跟踪关注美债收益率拐点,一旦美债收益率开启阶段性下行拐点,美股止跌回升,成长板块有望迎来超跌反弹机会,5 月初美联储议息会议将是一个重要观察时间窗口。

  当前市场处于快速轮动期,宜均衡配置,关注三条主线和两大主题:主线一:促消费政策出台和上海疫情逐渐缓和,消费有望继续迎来阶段性估值修复,关注食品饮料、医药生物估值修复,必选消费品涨价(种植业、化肥、乳制品、调味品)以及服务类出行链条复苏“抢跑”相关机会;主线二:

  稳增长链条仍未结束,关注建筑材料、建筑装饰、钢铁、水泥、地产链条以及银行等机会;主线三:风物长宜放眼量,看好成长风格中长期配置价值,目前电子等行业估值已经处于绝对低位。主题方面建议围绕数字经济、国企改革进行配置。

  风险提示

  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发展超预期;俄乌地缘冲突风险外溢;美联储加息路径不确定性增强;国内政策力度不及预期等。

(文章来源:华安证券)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