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刚刚,央行重磅发布!


  5月9日,央行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货币信贷概况方面,报告指出,2022 年以来,人民银行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信贷结构不断优化,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货币政策操作方面,报告指出,2022 年第一季度,人民银行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要求,靠前发力,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推动实际贷款利率在较低水平上进一步下降,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力度,有力支持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金融市场运行方面,报告指出,2022 年第一季度金融市场整体平稳运行。货币市场利率围绕公开市场操作利率运行,中枢总体下行,市场交易活跃。债券市场发行量增加,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增长较多,现券交易活跃,债券利率较为平稳,期限利差有所扩大。股票市场指数下行,成交量增加,筹资额减少。

  在对中国宏观经济展望上,报告指出,今年第一季度,我国 GDP 同比增长4.8%,开局总体平稳;物价形势总体稳定;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导致风险挑战增多,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但同时要看到,当前我国发展有诸多战略性有利条件,经济体量大、回旋余地广,具有强大的韧性和活力,又有超大规模市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完全有能力、有条件战胜困难挑战,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正视困难,更要坚定信心,主动果断作为、积极应变克难,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基本民生,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对于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报告指出,一是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稳定增长,二是继续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牵引带动作用;三是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四是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五是不断深化金融改革,加快推进金融市场制度建设;六是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构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长效机制。

  内容摘要全文如下:

  今年以来,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的复杂局面,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实现平稳开局,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 4.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1%。中国人民银行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政策发力适当靠前,促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一是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4 月 15 日宣布全面降准0.25 个百分点,投放长期流动性约 5300 亿元,前 4 个月人民银行靠前发力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 6000 亿元,相当于投放6000 亿元基础货币,一季度通过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净投放长期流动性4000 亿元,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投放贷款,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

  二是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实施好碳减排支持工具,设立2000 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和 400 亿元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增加1000 亿元再贷款额度支持煤炭开发利用和增强储能,综合施策支持区域协调发展。

  三是促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1月1 年期MLF 和7 天期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均下降 10 个基点,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效能,当月 1 年期和 5 年期以上 LPR 分别下行10 个和5 个基点,推动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让利。

  四是把握好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平衡。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 II 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加强预期管理,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功能。

  五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处置风险,金融风险总体收敛。

  总体来看,今年以来货币政策主动应对,靠前发力,增强前瞻性、精准性、自主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断提升。一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 8.3 万亿元,同比多增 6636 亿元,3 月末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分别增长 9.7%和10.6%,较上年末分别上升0.7 个和 0.3 个百分点。金融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加大,3 月末普惠小微贷款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 24.6%和 29.5%。一季度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 4.4%,比 2021 年下降 0.21 个百分点。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3 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 6.3482 元,较上年末升值 0.4%。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导致风险挑战增多,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发展有诸多战略性有利条件,经济体量大、回旋余地广,具有强大韧性和超大规模市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建设现代中央 III 银行制度,健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推动高质量发展,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稳字当头,主动应对,提振信心,搞好跨周期调节,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落实好稳企业保就业各项金融政策措施,聚焦支持小微企业和受疫情影响的困难行业、脆弱群体。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积极做好“加法”,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投放贷款,促进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行业倾斜。适时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科技创新再贷款和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抓实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运用。

  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优化央行政策利率体系,加强存款利率监管,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重要作用,着力稳定银行负债成本,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密切关注物价走势变化,支持粮食、能源生产保供,保持物价总体稳定。

  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加强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强化预期管理,引导市场主体树立“风险中性”理念,保持外汇市场正常运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密切关注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平衡。

  坚持底线思维,增强系统观念,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统筹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 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

  1月17日,人民银行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操作金额为7000亿元,利率为2.85%。

  1月17日,人民银行下调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具体为隔夜利率从3.05%下调至2.95%、7天利率从3.2%下调至3.1%、1个月利率从3.55%下调至3.45%。

  1月20日,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LPR为3.7%,5年期以上LPR为4.6%。

  1月21日,人民银行与印度尼西亚银行续签规模为2500亿元人民币/550万亿印尼卢比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1月24日,人民银行向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汇报2021年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1月29日,人民银行面向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开展2022年第一期央行票据互换(CBS)操作,费率为0.10%,中标量为50亿元,期限3个月。

  1月29日,人民银行、外汇局发布《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外贷款业务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22〕27号),进一步支持和规范境内银行开展境外贷款业务。

  2月8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障性租赁住房有关贷款不纳入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的通知》(银发〔2022〕30号),明确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有关贷款不纳入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

  2月11日,人民银行印发《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借贷业务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22〕第1号)。

  2月15日,人民银行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操作金额为3000亿元,利率为2.85%。

  2月16日,人民银行与阿尔巴尼亚银行续签规模为20亿元人民币/330亿阿尔巴尼亚列克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2月21日,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LPR为3.7%,5年期以上LPR为4.6%。

  2月21日,人民银行在香港成功发行25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其中3个月期央行票据100亿元,1年期央行票据150亿元,中标利率分别为2.50%和2.70%。

  2月28日,人民银行面向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开展2022年第二期央行票据互换(CBS)操作,费率为0.10%,中标量为50亿元,期限3个月。

  3月8日,人民银行发布新闻稿,2022年依法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总额超过1万亿元,主要用于留抵退税和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支持助企纾困、稳就业保民生。

  3月15日,人民银行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操作金额为2000亿元,利率为2.85%。

  3月16日,人民银行批准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筹)和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金融控股公司设立许可。

  3月21日,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LPR为3.7%,5年期以上LPR为4.6%。

  3月22日,人民银行在香港成功发行5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期限为6个月,中标利率为2.60%。

  3月下旬,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2年第一季度例会。

  3月29日,人民银行面向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开展2022年第三期央行票据互换(CBS)操作,费率为0.10%,中标量为50亿元,期限3个月。

  3月30日,人民银行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银发〔2022〕74号)。 易主,强势涨停!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