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适度超前布局 基建按下“快进键”

  今年一季度,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3%,比2021年全年增速提高4.4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5%,增速比1至2月加快0.4个百分点,呈现逐月上升态势,开局良好。

  进入二季度,中国各地基建重大项目快速推进。福建举行第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其中基础设施项目45个,总投资292亿元;武汉集中开工亿元以上重大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项目54个,总投资321.2亿元;沈阳浑南科技城核心区项目开工,包括科技服务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三大类……

  观察人士认为,从短期看,这将为中国实现年度经济增长目标提供重要动力;从中长期看,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有力支撑。

  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被摆上重要位置。五一前夕,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此前,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强调,要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

  翻看各地2022年的投资项目清单,5G应用、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是适度超前布局的热门词。其中,广东2022年要实现珠三角5G广覆盖和粤东粤西粤北市县城区5G全覆盖;安徽实施“新基建+”行动,新建5G基站2.5万座以上;河北安排32项数字基础设施及应用项目,总投资511.5亿元……

  4月26日,华能集团在辽宁省投资140多亿元建设的7座大型海陆风电项目,在大连和营口两地同时开工建设,发电总规模达170万千瓦,创下辽宁省新能源项目一次性开工规模之最。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透露,中国华能上半年开工的新能源项目投资总额将达到900亿元。

  加快建设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布局建设新一代超算、云计算、人工智能平台、宽带基础网络等设施……中国正在精准有序布局实施一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项目,围绕重大国家战略作出前瞻性安排,为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蓄能蓄势。

  今年2月,中国全面启动“东数西算”工程。在西南地区的中国联通贵安云数据中心,运维人员正在确保机房里的“数据大脑”正常运行。

  “‘东数西算’是适应国家、适应全球数字化转型的重大战略。”中国联通贵州省分公司副总经理俞军方说,中国联通贵安云数据中心正在启动项目二期建设,未来也将推进贵州与其他国家算力枢纽节点的网络直连。

  事实上,从去年年底开始,中国政府就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了一系列密集部署,并且力度不断升级。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从此前的‘适度超前’,到安排专项资金,再到近期的‘全面加强’,释放出的信号十分明确,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将扛起扩内需、促循环、稳增长‘大旗’。”辽宁大学地方财政研究院院长王振宇说。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要是由各级政府和国有企业主导,具有很强的宏观调控效应,更能发挥稳定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作用。”王振宇说。

  中信证券研究团队预测,今年中国基建投资增速有望达到10%。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预测二季度基建投资累计增速将会升至9.0%左右,较一季度加快0.5个百分点,这将对GDP增长形成0.9个百分点左右的直接拉动作用。

  据新华社电

  藻类“变身”光伏电池

  晒晒太阳就能发电

  英国研究人员使用一种广泛存在的蓝绿藻为微处理器持续供电了一年,过程中只使用环境光和水。该系统具有以可靠和可再生方式为小型设备供电的潜力。

  该系统的大小与AA电池相当,包含一种称为集胞藻的无毒藻类,可通过光合作用自然地从太阳中获取能量,其产生的微小电流与铝电极相互作用并用于为微处理器供电。

  该系统由普通、廉价且大部分可回收的材料制成。这意味着它可以很容易地被复制数十万次,作为物联网的一部分为大量小型设备供电。研究人员表示,它在处于离网情况下或在偏远地区最为有用,在这些地方少量电力就可能产生很大益处。

  在实验中,该设备被证实可广泛用于为物联网设备的微处理器供电。物联网是一个庞大且不断增长的电子设备网络,每个设备只使用少量电力,通过互联网收集和共享实时数据。使用低成本的计算机芯片和无线网络,数十亿台设备成为该网络的一部分,从智能手表到发电站的温度传感器。到2035年,这一数字预计将增长到一万亿台设备,需要大量的便携式能源。 据《科技日报》

(文章来源:青岛财经日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