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深圳血站用上了智能供血系统

  装有血液的透明塑料盒放入机器后,随传送带前行,在机器内完成读献血码、打印贴标、五码核对、压盖、分型装筐、入库、存储和库内分拣,整个动作一气呵成,实现了全自动化作业。5月30日,记者在深圳市宝安中心血站现场看到国内首套“智能供血系统”已运行半年,在场的发血科主任温李花对这套设备的运行非常满意。

  温李花介绍,血液安全关乎着千百万人的生命健康。长期以来,血液管理中的血液存储和分拣依赖人工作业,存在劳动强度高、血库温度不稳定、物流和信息流不同步等问题,血液安全存在隐患,是血液管理中的痛点。

  中国输血协会中小血站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原深圳市血液中心主任朱为刚告诉记者,早在2015年,深圳就已着手推动“智能供血系统”的研发工作,推动血站智慧化建设。当时,作为小众领域的血液管理技术相对滞后,深圳市血液中心联合深圳科冷商用设备等企业和机构共同研发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供血系统”,率先实现以机器替代人的血液管理全流程自动化作业,解决了行业长期以来存在的短板,尤其对血液安全管理至关重要,极大地提升了产品质量管理水平及管理效率,推动血站现代化建设迈向新台阶。

  科冷公司高级工程师刘恒穗介绍,保障血液安全是血液管理的核心所在,涉及血液的信息安全、温度安全和产品安全,以机器取代人,实现血液管理智能化是保证血液安全的最佳途径。通过对机械制造、自动控制、智能识别、制冷、软件等多个学科中的相关技术进行集成,“智能供血系统”形成了一个整体解决方案。如解决方案针对血液管理安全性要求高、储藏温度低和作业工序多的特点,采用了许多高阶技术,如高速千兆等环网总线技术、分布式总线控制及高防护传输技术、温差控制技术等,从而实现了解决方案所提出的各项设计指标,取得满意使用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智能供血系统”的储备技术还包括自主首创的存储红细胞质量动态AI识别技术,通过在系统中装载随动式血液智能检测装置,实现血液质量检测与分拣出库同步,有效提高了血液外观检测质量,同时具有溯源性。

  刘恒穗介绍,“智能供血系统”研发历时7年、多次迭代,投入了研发资金近4000万元。项目的成功既有自身努力,也得益于深圳浓厚的创新氛围,更是企业主导、政府支持、使用单位和研究机构共同参与的一个典型案例。

  深圳市先进制造业联合会秘书长赵孟珂表示,“智能供血系统”属于相对复杂的技术系统,从构建产品创新策略、到产品本身的实用程度都具有很高的技术水平。在实现整个血液管理出入库自动化的同时,通过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可以与使用方、相关方的智慧管理平台互通互联,能为有关部门的宏观管理提供有效的监测数据,受到了联合会多位专家的肯定。

  据悉,“智能供血系统”已通过行业专家鉴定,被评为深圳市创新产品,进入广东省远期创新产品目录。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