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全国首座潮光互补型智能光伏电站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 龙源电力积极打造新能源产业高地



  5月30日,由龙源电力开发建设的全国首座潮光互补型智能光伏电站——国家能源集团龙源浙江温岭潮光互补型智能光伏电站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开创了光伏与潮汐完美协调发电的新能源综合运用新模式,标志着我国在海洋能源综合利用、新能源立体式开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效。

  据悉,该电站是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潮光互补智能光伏电站,位于浙江省温岭市坞根镇,总装机容量100兆瓦,设计布置24个发电单元,合计安装18.5万余块高效单晶硅双面组件。电站与中国第一大潮汐发电站互补,综合利用太阳能与潮汐能,形成“日月同辉齐发力、水上水下齐发电”的场景。

  据了解,电站智能化、自动化程度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实现少人、无人值守。电站运用无人机巡检技术及AI智能诊断系统,依托数字化平台大数据分析,开展光伏发电设备的健康监测远程诊断,提前发现设备潜在问题,预警准确率85%以上,达到行业领先,实现从“人找信息”向“信息找人”的转变,设备运维由被动变为主动,有力保障了电站经济效益。

  按照积极打造智能化发电项目的建设思路,该电站同步配套建设安装5兆瓦时储能设备,是浙江省首个实现“光伏+储能”联合一次调频控制技术的新能源电站。电站充分利用储能系统能量的充放电置换,以及毫秒级的功率快速响应特征,使其从“适应电网运行”有效转变为“支撑电网运行”,平均调频效果可达95%以上,平均响应滞后时间可达200毫秒以内,大幅超出国家标准,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创新的建站模式和技术前瞻性,为后续新能源场站的开发建设和局部电网提升安全稳定提供示范和参考。

  近年来,龙源电力不断加快新能源开发脚步,有效助力地方绿色减排和经济高质量发展。龙源浙江温岭潮光互补型智能光伏电站投产后,在运行期20年内,年平均发电小时数1092小时,年发电量超1亿度,可满足约3万户城镇居民一年的家庭用电需求,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相比,每年可节约标准煤31654吨,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4479吨,为地方优化能源结构、绿色低碳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