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交通领域碳减排有望纳入碳交易体系 碳计量仍面临难题

  交通领域的碳减排有望纳入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这将进一步扩大我国碳交易市场的覆盖范围,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并推动公众绿色出行。

  目前,广州、北京等多地的碳排放权交易机构已开始低碳出行碳普惠交易探索。但在碳普惠项目方法学开发、碳普惠核证减排量交易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今天(6日)宣布与嘀嗒出行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低碳出行推广和传播、碳普惠项目方法学开发、碳普惠制核证减排量交易、个人碳账户、绿色金融与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投资合作等领域开展合作。

  今后,广东用户参与顺风合乘的碳减排值,将有望申报广东省碳普惠核证减排量,并作为补充抵消机制进入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总经理孟萌表示,交通领域碳减排是实现我国双碳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民践行低碳生活的有益尝试。在出行选择多样化的今天,合乘出行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既可减少城市道路交通的压力,又能减少单次出行产生的碳排放,可谓一举两得。

  “广州、珠海等城市都在积极打造绿色出行试点,同时广东省也有最健全的碳普惠交易机制。”孟萌称,此次战略合作,旨在共同打造全民参与的低碳出行模式,并率先尝试在广东省进行碳普惠交易。

  去年9月,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碳中和与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论坛上,高德地图与北京市政路桥建材集团就相关出行活动产生的1.5万吨碳减排量达成交易,完成了全国首个全方式绿色出行碳普惠减排量交易。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