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这些“熊”基

说2021年流年不顺的话,应该还是有很多人赞同的,但说到2019年和2020年的话,除了银、保、地的投资者外大部分的投资者都会认为是非常好的行情。更不要说是基金,在主流指数大幅上涨的情况下,基金整体的收益都非常可观。

可就是在这样的行情下却仍有不少基金亏损,甚至有基金亏损近33%,真的是可怜了这些基金的投资者了,我们来看一下这只基金:东方周期优选灵活,是怎么玩成这个样子的。

2018年就不用说了,熊市大家都混得不好,所以跌的多点、少点也没啥太大的意义,2019年年初出现了一波快速的反弹,这与当时整个市场的走势也是非常吻合的,而之后便开始了长达一年多的横盘震荡,通过历史持仓可以发现,这期间基金重仓持有银行,而银行这两年大部分的时间表现都不行,不过这也不能说明什么,毕竟基金虽然没什么涨,但也没跌。

进入第三阶段也就是2020年7月份之后,基金净值直线下挫,如果基金一如既往重仓持有银行是不应该会这样的,毕竟银行虽然19年20年不怎么涨,但好歹今年涨的还是非常不错的。很明显基金经理调整方向了,二季度将重仓股切换成互联网、科技行业,三季度又切换回金融行业,四季度进一步加仓金融行业,就这样了吗?很明显并不是,毕竟如果只是这样的话,今年这只基金是不可能亏损23%的,亏23%是什么概念?这相当于近期抱团基金回撤的平均值,也就是说虽然基金1季报还没有更新,但有理由怀疑基金将重仓的金融切换为抱团股。

如果说是投资者的亏损是基金本身不盈利导致的,那么下面这只基金的持有者应该会很幸福吧。

但也并不是,虽然有近四层的投资者,确实有一定的盈利,但仍然有一半的投资者是亏损的,而且亏损5%以上的投资者远大于盈利5%以上的投资者,那么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怪基金经理能力不行吗?

所以,我们在怪罪基金经理的同时,是不是应该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是否有错误,是否有值得纠正的地方?

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