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5月CPI同比上涨2.1% 通胀水平整体可控

  国家统计局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CPI同比上涨2.1%,与上月持平,环比转降;PPI同比上涨6.4%,涨幅继续回落。

  “总体上看,5月物价走势基本符合预期,CPI涨幅持平,PPI加快下行,通胀水平整体可控。”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分析,国内物价上涨动能温和,主要是散发疫情短期冲击减弱,国内保供稳价措施效果显现。预计CPI同比有望延续温和抬升走势,但须有效防范散发疫情、局部极端气候、国际能源及原材料商品价格高位运行等因素对物价的影响。

  核心物价维持低位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同比看,5月CPI上涨2.1%,涨幅与上月相同。从环比看,CPI由上月上涨0.4%转为下降0.2%。

  此前短期上涨的鲜菜价格得到扭转。从环比看,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0.9%转为下降1.3%,鲜菜价格环比下降15.0%。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解读称,随着鲜菜大量上市,物流逐步畅通,鲜菜价格环比下降;中央储备猪肉收储工作继续开展,生猪产能调减效应逐步显现,猪肉价格环比上涨5.2%。

  植信投资研究院秘书长邓志超分析,猪肉价格筑底回升态势明显。5月猪肉价格同比下降21.1%,降幅比上月收窄12.2个百分点,但环比回升。

  “受国际粮价上涨影响,本月粮食价格同比上涨3.2%,为近90个月新高。”温彬表示。

  受国际油价高位运行影响,相关燃料费用涨幅仍然较为明显。数据显示,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气价格分别同比上涨27.6%、30.1%和26.9%。

  此外,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9%,涨幅与上月相同。“从核心物价维持低位看,内需动能有待加强。”周茂华表示。

  剪刀差大幅收窄

  5月PPI同比上涨6.4%,涨幅比上月回落1.6个百分点。PPI环比上涨0.1%,涨幅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

  其中,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8.1%,涨幅回落2.2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1.2%,涨幅扩大0.2个百分点。

  周茂华分析,5月PPI同比增速延续回落态势。主要是5月大宗商品价格整体放缓,国内商品保供稳价政策效果显现,市场平稳有序,加之去年高基数效应,推动PPI同比高位回落。

  “5月PPI的翘尾因素由4月的5.9%大幅下降到4.1%,新涨价因素由2.1%上升为2.3%,可见翘尾因素影响大幅消退也是PPI下行的原因。”邓志超说。

  邓志超分析,PPI下行推动物价剪刀差大幅收窄。CPI同比持平,PPI同比大幅下行,使得PPI与CPI剪刀差迅速由4月的5.9%收窄为5月的4.3%。

  需继续保供稳价

  周茂华分析,目前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须要有效防范散发疫情、局部极端气候、国际能源及原材料商品价格高位运行等因素对物价影响。稳物价仍不能放松,须进一步完善冷链仓储物流基础设施,避免生猪产能再度出现大幅波动;防范夏季局部极端气候对果蔬等生活必需品供应扰动;进一步落实落细此前保供政策措施等。

  温彬表示,各项稳增长政策要尽快实施、尽早见效,须用好当前通胀相对温和及发达国家紧缩政策掣肘较小的时间窗口,确保二季度经济保持合理增长。货币政策要继续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降低融资成本。同时,要继续做好保供稳价,保障粮食生产,防范好输入性通胀风险。

  展望6月物价,邓志超预测,6月CPI 同比可能继续持平或小幅下降。PPI受翘尾因素影响减弱,将维持下行趋势,但降幅缩小。总体来看,6月PPI与CPI物价剪刀差可能进一步收窄。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