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积极财政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记者周林通讯员郭冠琼)“4月6日,我们收到留抵退税金额103.95万元,大大缓解了资金压力。”某物流公司财务负责人表示,有了这笔资金,不仅可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最重要的是可以保障公司职工工资正常发放,让大家能更有信心。

  减税降费是积极财政政策最重要的体现。当前,我市各项退税减税降费政策正在加快实施,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到了企业,不断增强企业获得感。截至目前,我市已将减税降费专项补助资金24.8亿元全部下达县(市、区),为落实退税减税降费政策提供了财力保障,确保助企纾困的积极财政政策精准有效实施。4—5月,我市已为企业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31亿元。

  “把减税降费的利好政策落实到企业,必将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进而做大做强做优市场主体。”市财政局三级调研员董国栋说,全市财政部门将不打折扣,精算大账、细算长远账,坚决把该减的税减到位、把该降的费降到位,让企业切实享受政策红利。

  今年以来,我市财政部门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以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工作对冲新冠疫情影响,助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随着今年城乡公交一体化、邢台市体育中心项目、邢东新区高铁片区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项目等基础设施的全面建设,如何破解城市建设、产业培育等资金保障难题,市财政局提出解决思路:统筹各类资金、资产、资源,充分运用财政政策和金融工具,加速资金周转,撬动更多资源用于建设发展。

  据介绍,市财政部门不断创新推进我市投融资体制改革,针对不同项目融资需求,分类设计投融资模式。专项债作为政府拉动投资、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工具,更是今年财政政策的重要发力点。

  今年以来,我市通过新增债券、资金调度等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产业园区、社会事业、棚户区改造及老旧小区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截至5月底,全市已发行2022年新增债券116.88亿元,其中专项债券96.52亿元,除新发行的30.54亿元尚未下达资金外,财政支出56.43亿元,支出进度为85.52%,形成实物工作量11.94亿元。

  专项债的发行和使用加快,有力有效地满足了稳增长、扩投资、增活力等方面的需要。在产业扶持领域,今年,市财政将继续利用创新创业天使投资基金等加大对我市高新技术、科技型等企业的支持力度,力争进行投资支持5000万元。

  同时,今年我市财政部门不断加快支出进度,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对重点领域支出保障力度,体现了政策发力适当靠前的要求。截至5月31日,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5.4亿元,同比增长3.4%,进度快于去年同期,科技、农业、卫生健康和教育等民生领域及区域重大战略的支出得到有力保障。支出规模和速度上双加力,有力发挥出财政保障作用,促进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邢台日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