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化妆品行业2022年中期投资策略:内外因促行业竞争加剧 期待国货积极突围

  行情与估值回顾:化妆品行业2022年1月1日~5月19日累计下跌3.06%、跑赢沪深300指数15.98PCT.估值方面,当前(2022年05月19日)美妆公司、个护公司、代运营商估值水平(PE TTM)分别为51倍、56倍、20倍,估值均低于19年以来的历史平均水平(原料及制造商PE TTM为负值)。

  行业业绩回顾:2021年化妆品行业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17.72%、-16.15%,利润下滑主要受制造商青松股份亏损影响。22Q1行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15.03%、-8.97%,利润下滑主要由于一季度受疫情影响化妆品部分上市公司业绩承压。子行业中22Q1美妆品牌商表现较为突出,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24.20%、+26.50%、受疫情影响不明显,其他子行业代运营公司、制造商、个护公司收入分别同比+0.34%、-1.26%、-24.29%。

  中期策略:疫情短期扰动背景下化妆品零售承压,我们建议关注几大消费趋势和可能的机会:1)由于4~5月通常为销售淡季,短期疫情对化妆品行业全年影响有限,二季度关注“618”大促表现;2)化妆品行业持续高景气,对标国外渗透率和人均消费水平仍在提升中,根据Euromonitor统计,预计2021~2025年行业规模年复合增速为11.47%;3)消费者画像方面,Y世代是消费市场的主力军,Z世代在美妆领域引领着消费趋势的变化,客群年轻化促使品牌运营思路需要革新升级;4)化妆品行业监管趋严,利好头部合规经营、研发实力强的企业份额提升,部分中小企业或不合规的厂家将加速出清;5)国际品牌仍占据主导地位,但近年来国货正积极强化产品力、品牌力,国货崛起趋势显现。护肤市场中21年国产品牌珀莱雅、薇诺娜市占率位列前10名;彩妆市场中21年国产品牌花西子、完美日记市占率位列TOP2;6)随着消费者护肤科学意识提升,化妆场景多元化、需求细分化,近年来功效护肤、医美术后舒缓修复、纯净美妆等概念逐步兴起。

  投资建议:短期最为关注“618”大促销售表现,从预售数据而言国产部分化妆品品牌已经展现了自己的突出产品力和品牌影响力,期待二季度销售数据上有所提振。同时也需注意到国际品牌仍在不遗余力地打折,行业竞争形势仍较为激烈,除了关注销售金额以外我们也需注意费用投放效率和最终的盈利性。我们维持前期观点,继续推荐产品力强的珀莱雅、贝泰妮等。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增速下行,疫情反复或者极端天气致终端消费疲软,影响化妆品的消费需求;行业竞争加剧,国外龙头品牌进行价格战,会对国内对标品牌造成不利影响;电商平台流量增速放缓,或者流量成本上升等。

(文章来源:光大证券)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