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集团中国董事会强化本土决策 新晋掌门贝瑞德剑指NEW AUTO战略
6月17日,大众汽车集团(以下简称“大众集团”)在中国市场对管理架构进行了根本性调整,新的架构将赋予中国区更大自主权。《证券日报》记者从大众集团获悉,自2022年8月1日起,大众集团中国董事会成为该集团在华跨品牌中枢决策组织。
同时,大众集团宣布,任命贝瑞德担任大众集团(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于8月1日起加入大众集团管理董事会,负责中国业务。除贝瑞德外,中国董事会还包括奥迪品牌、CARIAD和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的中国区CEO以及主要职能部门的代表。
“新的架构赋予中国区更大自主权,旨在进一步巩固集团在这一充满活力的汽车市场上的领导地位。由贝瑞德领导的中国董事会将作为新管理架构核心,横跨品牌和业务实体发挥领导作用。此外,集团将更紧密地整合运用各品牌的技术资源和能力,加快‘在中国、为中国’的技术创新和数字化服务的发展步伐。”大众集团表示。
贝瑞德即将接替冯思翰
中国市场管理架构根本性调整
此次中国市场管理架构调整的最大变动便是换帅。大众集团宣布,集团董事会成员贝瑞德将于今年8月1日起出任大众集团(中国)总裁兼CEO,负责中国业务,这也意味着冯思翰将要卸任大众集团(中国)CEO一职。
此外,大众集团同时任命Marcus Hafkemeyer担任大众集团(中国)CTO首席技术官,向贝瑞德汇报,同时加入中国董事会,其任命将于8月1日起生效。值得一提的是,大众集团(中国)CTO是新设职能。对此,大众集团方面称,“新设这一职能,将加速推进集团在中国区的自主研发工作,同时与相关品牌和各企业CTO密切合作,充分发挥集团范围内的协同效应。”
与此同时,大众集团还宣布了中国区另一关键职能的任命:现任大众集团俄罗斯CEO Stefan Mecha,出任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CEO及大众集团(中国)集团销售负责人,该任命也将于8月1日起生效。
中国乘用车产业联盟秘书长张秀阳认为,上述一系列人事任命,源于大众集团在中国市场对管理架构的根本性调整。大众集团中国董事会将横跨品牌和业务实体发挥领导作用,新架构将使决策更加高效,最大化发挥集团旗下品牌间的联动,以及与各合资企业的密切合作。
需要指出的是,大众集团并没有公布冯思翰的去向。资料显示,冯思翰于1995年加入大众集团,其在华任职已有超十年的时间。其中,从2019年1月至今,冯思翰担任大众集团(中国)CEO。
记者观察到,冯思翰出任大众集团(中国)CEO一职在2019年,这一时间节点正值大众集团在华加速向电动化转型的改革期,冯思翰由此成为大众集团向电动化转型战略的重要推动者。然而,大众集团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重金豪掷并未得到预期之中的回报。从2020年至今,大众集团在华销量开始出现下跌趋势。官方数据显示,2021年大众集团在华交付了约330万辆汽车,同比下滑14.1%。其中ID.家族电动车在华共交付约7.06万辆,低于此前8万辆-10万辆的预设目标。有分析认为,大众集团在中国市场销量疲软可能是冯思翰离任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在2021年广州车展前夕,一则大众集团(中国)CEO冯思翰“被离任”的消息就曾传出。彼时,大众集团(中国)给出了“不予置评”的回复。对此,冯思翰本人回应称:“虽然管理者能够获得当地市场越来越多的经验,但可能会缺乏新鲜的视角,驱动变革的力量也会减弱。而在大众集团内部有足够多高水平、具备国际经验的管理人员。”
调整管理架构强化在华决策
四大目标剑指NEW AUTO战略
大众集团此番调整在华管理架构,建立大众集团中国董事会,对外释放了明确强化本土决策的意图。
有接近大众集团人士向记者透露,此番调整管理架构中国董事会将成为新的在华决策中枢,贝瑞德将领衔四大目标:第一,通过集团整体部署,实现敏捷的跨品牌决策;第二,强化区域统筹,细化职责分工;第三,将权力下放,赋予中国区更多决策权和自主权;第四,加码针对中国市场的研发职责。
而这四大目标都明显指向大众集团的NEW AUTO战略,为的是让NEW AUTO战略更好在中国落地。2021年7月份,大众集团发布NEW AUTO战略,宣布加速转型成为软件驱动型移动出行服务提供者,并明确从机电一体化、软件、电池和充电、移动出行解决方案四个战略领域进行全面、稳健的布局,赋能未来技术发展与规模化应用。
“在大众集团践行NEW AUTO战略及成功实现全球转型的过程中,中国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调整我们的组织和管理架构,使其充分适应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特点是成功的关键。”贝瑞德表示。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