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美国三大股指全线收跌 纳指大跌近3% 衰退担忧持续升温

  美股市场再度遭遇抛售。

  美股市场再度遭遇抛售。当地时间6月28日,美国三大股指全线收跌,未能保持其从熊市低点反弹的势头。截至收盘,道指跌1.56%,报30946.99点;标普500指数跌2.01%,报3821.55点;纳指跌2.98%,报11181.54点。

  值得注意的是,当日开盘后,道指一度上涨1.4%,标普500指数与纳指也分别上涨1.2%和1%。此后,三大股指却一路震荡下行,尽数收回了早前的涨幅。相关分析指出,美股上演由涨转跌的主要原因,是当日发布的经济数据难言乐观。

  当地时间2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6月谘商会消费者信心指数由5月的103.2降至98.7,为2021年2月以来新低,低于市场预期的100.4;此外,未来12个月的通胀预期达8%,仍处于历史高位。数据表明,在通胀高企、美联储加速紧缩的背景下,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悲观情绪仍在持续升温。有分析师指出,在确认美国究竟是“进入衰退”亦或是能够成功“避免衰退”前,市场大概率仍将陷入波动,还不会出现实质性好转。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加息周期仍未结束,经济进入滞胀的前景也很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必然会有不断地调整。如果未来美联储持续强有力地加息,那么从现在的位置再下行20%也是完全有可能的。整体而言,目前市场仍处于不断波动的阶段。

美股目前或仍在探底阶段

  具体来看,在6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公布后,零售股“应声而跌”。其中,劳氏(Lowe‘s)下跌逾5%;家得宝(Home Depot)、梅西百货(Macy’s)跌幅均超过4%;SPDR标普500零售ETF下跌3.65%。

  耐克(NIKE)股价于28日大幅下跌近7%。其市值一日蒸发1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05亿元);盘中股价一度触及2020年8月以来新低。该公司于当地时间27日发布的财报显示,其在大中华区的业绩已连续三个季度下滑,不及预期。

  此外,大型科技股全线走低。苹果跌2.98%,亚马逊跌5.14%,奈飞跌5.04%,谷歌跌3.3%,微软跌3.17%。

  对于美股后续的走势,Independent Advisor Alliance首席投资官Chris Zaccarelli表示,目前市场正处于“经济的拐点”,实际支出和经济活动仍然积极;但消费者信心和财务状况,尤其是不断上升的利率显示未来经济将有所放缓。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能够避免衰退,那么股市的估值将是合理的,但倘若真的陷入衰退,那么预计今年的低点还没有触及。

  Guggenheim Partners的全球首席投资官Scott Minerd指出,只要抛售是有序的,美联储就不会过于关心股价。在看到一定程度的恐慌与担忧成真前,美联储仍将“不顾一切地”控制通胀。

  Glenmede投资管理公司固定收益部门主管Rob Daly表示,市场一直期待今年有反弹来弥补损失,但截至目前,通胀(形势)还没有为市场反弹创造条件。美联储加息也难以抑制通胀。Daly补充称,2022年将是一段“艰难的旅程”,将继续是“波动加剧的一年”,无论是对利率还是风险资产而言。

衰退风险持续上升

  有分析师认为,金融市场正面临多年来“不确定性最高”、“最危险”的时期之一。对通胀预期以及美联储后续加息步伐的分歧,或将加剧下半年市场的波动;而对经济陷入衰退的担忧也仍在持续升温。

  摩根士丹利财富管理公司表示,美联储加快收紧政策的举措使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增加了一倍。

  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CIO)发表机构观点指出,激进和提前加息可以更快把通胀压回2%左右,但代价可能是经济衰退。瑞银预计,央行的行动导致“软着陆”和“衰退”的可能性最高。因为通过加息和收紧金融环境,将导致需求降温。在理想的情况下,需求减少可以降低通胀,而不至于使增长放缓到衰退的程度,但美联储不容易控制刹车的最佳力度。

  瑞银分析指出,如果美联储继续巡航控制,按照其经济预测概要,在明年加息至3.8%,那么经济可能衰退。不过,瑞银认为美联储实际上并不会这么做,因为随着经济增长及通胀放缓,它可以更快宽松货币政策。鉴于此,瑞银认为“软着陆”情景发生概率仍较高于“衰退”的概率。

  国联宏观首席分析师樊磊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眼下,美国通胀确实明显超出预期,而货币政策紧缩也在超出预期。在这种情况下,衰退的风险将不可避免地有所上升。但明年上半年以前就会出现明显经济衰退的可能性,还不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