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价差近3倍 药店同药不同价!或因“药品区域代理指标”影响价格

  同一种类的药品在药店、电商平台价格不一,有些药品价差甚至达到近3倍,令不少消费者颇为困惑费解。

  红星资本局了解到,贴牌药品和药店独家控销药品价格或许更低。此外,根据不同区域,药品区域代理有着不同的指标,价格也不一。有药房某市级招商经理告诉红星资本局,“药品代理觉得(这个区域)卖不出去的话就会少进。”

  近日成都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红星资本局,药店有着自主定价的权利,“药品明码标价就是合规的”。

  同药不同价,价差高达近3倍

  线上线下价差可达30%

  抛开售价最便宜的公立医院不加以对比,同药不同价的现象普遍存在于零售药店之间,且价格差异巨大。而这样的价差不仅体现在不同厂家生产的同类药品上,也体现在相同厂家的同一药品上。

  以左氧氟沙星滴眼液为例,根据不同生产厂家,在老百姓大药房就有几元到30多元不等的价格。但聚焦到同一厂家,不同区域的药店,价格也有所不同。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以成都为例,同样是长春迪瑞生产的左氧氟沙星滴眼液(5ML规格),在老百姓大药房(龙潭寺片区)的售价为10.6元,而在海王星辰药房(庆云南街店)则是2.8元。二者价差达到近3倍。

  此外,同种药品,线上与线下也存在较大价差。

  根据米内网数据显示,2021年城市实体药店中,最畅销的化学药为青岛双鲸药业生产的维生素D滴剂。红星资本局走访成都市锦江区春熙路周边多个零售药店,60粒规格的维生素D滴剂胶囊,在杏林大药房为112元、芙蓉大药房为118元、老百姓为106元、一心堂为112元。

  而同样规格的维生素D滴剂胶囊,在阿里大药房和京东健康的价格则分别为91.8元和98元,由此计算,线上线下的价差最高可达30%以上。

  厂家资源、药店区域影响药品价格

  “区域代理有指标”

  有业内人士告诉红星资本局,类似于青岛双鲸药业生产的维生素D滴剂这样大型连锁药店才有货的情况,属于大型连锁的独家控销产品,即生产厂家能自己控制销量。

  “这种类型的药,只跟固定的药店合作,跟中小型不合作的。”该人士告诉红星资本局,这种情况在以往连锁药店还没有发展成一定的规模时,也存在但不多,而这类药品往往在大型连锁药店有着较高的毛利率,也会更有价格优势。

  红星资本局了解到,汤臣倍健就是典型的大型连锁药店控销产品。其在老百姓大药店的售价明显低于海王星辰等药店,且价差达到百元以上。

  此外,该人士还告诉红星资本局,一些贴牌药品价格或许更低。“同样的配方,但不同的厂家生产,价格就不一样。”

  红星资本局了解到,除了厂家资源、药店不同等因素,同药不同价还与不同区域有关。

  上述青岛双鲸药业生产的维生素D滴剂(60粒规格),在春熙路区域附近药店普遍有售,但在成华区仙韵路附近的百信药店却没有该产品售卖,该药店的工作人员甚至不知道该产品。同样,长春迪瑞生产的左氧氟沙星滴眼液(5ML规格)在成都市成华区龙潭寺片区的价格是锦江区春熙路附近的4倍左右。

  6月28日,老百姓大药房某市级招商经理告诉红星资本局,药品价格不一也可能是药品区域代理的问题,某些药不会供给某个区域,即便供给了,价格也不一样。就药品分区域供给不同的原因,其称“药品代理也是有(区域)指标的,他觉得(这个区域)卖不出去的话就会少进。”

  这也意味着,不同区域药品价格不一,甚至是没有相关药品销售,或是药品代理综合考量进行分区、分价格供应的原因。

  该招商经理还告诉红星资本局,药品价格不一不能一概而论,只能分片区比对。此外,以成都市为例,不同区域的医药政策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药品价格也会有不同

  药店可决定药品是否涨价

  “只要明码标价就是合规的”

  那么问题来了,药品定价是否有规可循?

  6月26日,青岛双鲸药业告诉红星资本局,“(药店价格不一)是一种营销的行为,我们生产厂家说了不算的。可能是药店搞活动吧,有的时候贵一点,有的时候便宜一点。我们不能销售,只能生产。”

  红星资本局从青岛双鲸药业了解到,在零售药店,维生素D滴剂胶囊每粒的单价一般是在2元左右,所以上述药店的售价在合理范围内。不仅如此,在拼多多(PDD.US)、美团(03690.HK)等平台上的价格更便宜,“12粒规格的也就卖几块钱,有时候还是赠品。”

  也就是说,药品的价格事实上是由零售药店自行决策,这一准则也从官方得到了验证。

  6月28日,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告诉红星资本局,“药品明码标价就是合规的,因为每一个商家的进货渠道和经营成本不同,所以售价也是不一样的。”

  红星资本局查询到,国家发展改革委等7部门曾联合印发《推进药品价格改革的意见》,自2015年6月起,就取消了绝大部分药品的政府定价,经营者可根据成本和供求变化等因素,自主确定交易价格。

  “目前只有精神类、麻醉类的药品有统一售价,其他都是市场经济,由商家自主定价。”成都市市场监管局还告诉红星资本局,医保报销药品会有相关的价格规定,药店在此基础上上下浮动,但具体到各区域有所不同。

  据上观新闻报道,上海市的药品同样采取市场化经营,但对一般药品零售价有着不能超过进价30%的规定。

(文章来源:红星资本局)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