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智能化减人 还需妥善安置富余人员

  近日,山西省出台了《关于促进国有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若干意见》,从鼓励职工离岗创业、支持企业内部分流、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实行企业内部退养、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5个方面,对离岗职工创办小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给予多项补贴,多渠道分流安置煤矿智能化建设富余职工,增强职工的就业创业和转岗适应能力。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在《2020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中指出,未来5年,煤炭行业将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以智能化开采为主攻方向,促进行业向人才和技术密集型转变。到“十四五”期末,我国将建成智能化煤矿数量达1000处以上。

  职工总数大、冗员多、工资成本占比大,往往是制约国有煤炭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智能化发展的大趋势下,智能化减人的需求更加迫切。届时,劳动力结构性失衡问题将更加凸显。

  妥善安置煤矿智能化建设富余职工,是煤炭企业高质量发展之路上不能回避、不可消极等待,必须主动推进的一项工作。

  有效解决富余人员就业问题,不仅是复杂的经济问题,更是深化煤炭企业改革的一大难题。如何妥善安置煤矿智能化建设富余职工?

  一方面,煤炭企业要坚持“转岗不是下岗、分流不是失业”的原则,出台修订一系列配套政策,努力实现企业瘦身健体与职工转岗分流的双赢。煤炭企业要多措并举鼓励富余人员,带着煤矿人不怕苦、不怕累的“煤亮子”精神,凭着踏实肯干的作风在新的岗位绽放异彩。有市场竞争力、能进行外出创收的,要变福利型为经营型,从分蛋糕变为做蛋糕;长期亏损的,要从“母体喂奶”逐步向“断奶绝粮”过渡,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路子。

  另一方面,在安置富余职工的过程中,煤炭企业要站在维护稳定全局的高度、保障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上承企业苦衷,下接职工诉求,促进彼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针对有创业梦想的年轻职工,不妨提供帮助,助其离岗创业;对技能过硬的职工,不妨进行企业内部分流;对学习能力强的职工,不妨鼓励其学习新技能,走上新岗位;对长期井下工作、年龄偏大的职工,不妨进行企业内部退养;对再就业困难的职工,不妨进行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

  例如,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公司拿出真金白银为职工保底,内退管理办法由提前2年办理放宽到提前5年办理,为组织劳务输出的职工发放保底工资,并为其代扣代缴各项保险和住房公积金。5年来,西山煤电公司累计转岗分流职工4.5万余人,在册职工由8.3万人下降到6.5万余人。2021年,该公司在岗职工人均收入创历史新高。

  再如,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为解决人员过剩的问题,启动人力资源十年规划,通过“先挖渠、后放水”,积极引导职工转变就业观念,以新建项目为依托,积极与外部企业合作,开辟了多元化职工就业安置渠道。“十三五”期间,该集团劳动用工由23万人优化到17万人以内,转岗安置退出职工3.54万人。

  煤矿智能化建设富余职工安置问题,关系到煤炭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煤炭企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关系到煤炭行业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的顺利推进,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是行业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总的来说,煤炭企业在煤矿智能化建设富余职工安置的实施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劳动法律和企业政策规定,不仅要保障员工知情权、切实履行民主程序,而且要根据煤炭企业人员结构和状态复杂的实际情况,为职工提供多样化的安置方案,保障富余职工安置的平稳有效推进。

(文章来源:中国煤炭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