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中药行业周报:短期关注中报业绩 中长期关注三大投资主线

  核心要点:

  上周中药Ⅱ下跌4.3%,医药板块整体回调

  上周医药生物报收9456.23 点,下跌4.06%;中药Ⅱ报收6976.56 点,下跌4.3%;化学制药报收10287.41 点,下跌3.58%;生物制品报收9637.01 点,下跌5.89%;医药商业报收5652.96 点,下跌1.84%;医疗器械报收8016.6点,下跌3.41%;医疗服务报收10344.77 点,下跌4.26%。医药板块整体呈现回调态势,生物制品跌幅最大,中药次之。

  从公司表现来看,表现居前的公司有:康惠制药、东阿阿胶、易明医药、*ST 辅仁、太极集团;表现靠后的公司有:紫鑫药业、盘龙药业、汉森制药、精华制药、华润三九。

  中药PE(ttm)环比下降0.91 倍,PB(lf)环比下降0.13 倍上周中药板块PE 为20.27 倍,近一年PE 最大值为38.81,最小值为18.83;当前PB 为2.82 倍,近一年PB 最大值为3.56,最小值为2.49.中药板块PE环比下降0.91 倍,PB 环比下降0.13 倍。中药行业估值仍处于近三年以来的低位水平。中药板块相对沪深300 估值溢价率为65.27%。

  中药材市场近期需求走高,价格指数后续有望继续小幅上涨上周中药材价格总指数为229.72 点,较前一周小幅上涨0.3 个百分点,从十二个中药材大类看,呈现出九涨三跌。近期中药材市场部分品种处于产新阶段,市场需求有所增加,市场货物流转率提升,预计后期价格指数有望继续小幅走高。

  第七批集采拟中选结果公布,关注头部企业及集采增量品种较多的企业第七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拟中选结果公示。从拟中选结果来看,拟中选药品平均降价48%,与前六批国家集采价格平均降幅53%相比,本次降价幅度略为温和。此次集采共有295 家企业的488 个产品参与投标,217 家企业的327 个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药品涉及31 个治疗类别,包括高血压、糖尿病、抗感染、消化道疾病等常见病、慢性病用药,以及肺癌、肝癌、肾癌、肠癌等重大疾病用药。按照集采前的价格测算,自集采以来,七批集采294 个药品所涉及的金额大约占公立医疗机构中化学药、生物药年采购额的35%。建议关注头部企业及集采增量品种较多的企业。

  短期关注中报业绩,中长期关注三大投资主线7 月份以来进入中报业绩披露期。截至目前有18 家中药上市公司发布业绩预告,其中有9 家公司实现净利润同比正增长,8 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速在50%以上。短期建议关注中报业绩表现较好的标的。

  中长期,我们仍然认为“政策+医药消费刚性+业绩稳增+估值优势”共同构建出中药行业的投资机会。我们维持行业“增持”评级,围绕中药行业相关政策,寻找中药行业投资机会,建议关注三大主线。

  主线一:传承创新线,关注中药创新、品牌中药及中药配方颗粒。政策对于中医药行业的支持涵盖中医药全产业链,涉及上游中药材种植、中医药服务体系、人才建设、传承创新、开放发展、医保支付、审评审批等多个方面,中药行业迎来政策红利期。中药创新、品牌中药及中药配方颗粒是受益相对较大的细分领域。

  主线二:政策避风港线,关注偏消费、OTC 终端拓展。中成药集采相对温和,独家品种表现较好。在集采大背景之下,OTC 终端的拓展可以助力中药企业平滑医院端集采带来的降价影响,偏消费类中药是集采政策避风港。

  主线三:关注新冠预防治疗相关中药标的。国家对中医药的支持以及国家、WHO 对中医药在预防及治疗新冠中积极作用的肯定,进一步凸显了中医药在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重要地位。鉴于新冠疫情的常态化,我们建议关注与新冠预防治疗相关的中药产品及生产企业。

  风险提示

  (1)行业政策趋严;

  (2)行业及上市公司业绩波动风险。

(文章来源:湘财证券)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