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债市观察:“结构性资产荒+流动性宽松”撩拨市场 10年期债主力周线录得“三连阳”

  过去的一周(7月18日至24日),债市做多行情继续演绎,尽管7月LPR报价维持不变,但受益于资金面依旧维持宽松、市场避险情绪提升等因素,长债继续走强,10年期债主力T2209刷新5月末以来高位,周线录得“三连阳”。

  进入7月后,债市超预期走强,分析普遍认为,债市较大预期差来自于资金利率再度触及前低,同时结构性资产荒再度上演,驱动市场情绪演绎到极致。

  展望后市,大部分机构认为,尽管基本面、资金面环境对于债市仍偏友好,但是市场依然处于窄幅震荡格局,利率破位下行难度较高。但也有部分机构认为,近两个月,利率债发行规模相较过去两年明显减少,供给压力降低叠加流动性预期向好,债市行情未完,收益率曲线料将逐步走出牛平。

  行情回顾

  上周一,央行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意外加量,释放资金面宽松信号,并且流动性充裕的状态延续整周。所以尽管7月LPR报价维持不变,债市对此反应却较为有限。而后受消息面因素影响,年内财政刺激预期消退、基本面想象力不足,叠加避险情绪走高,中长债利率窄幅震荡,整体小幅下行。

  全周来看,10年期债主力合约T2209涨0.14%,5年期主力合约TF2209涨0.06%,2年期主力合约TS2209涨0.03%。银行间现券市场上,1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2BP至1.90%,10年期国债收益率持平在2.79%;1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下行1BP至1.98%,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下行5BP至3.00%。

  超长债交投情绪小幅回落。从30年国债成交量/存量余额占比来看,上周30年国债成交量占比12.5%、环比下行2.3个百分点,处于近三年以来90%分位数,显示超长债交投情绪降温但依然处于较高水平。

  另从10年期国开活跃券成交额/9-10年期国开债余额周均值来看,活跃券交投维持降温。10年期国开活跃券成交额/9-10年期国开债余额处于近三年以来的94%分位数,周均值环比继续回落1.5个百分点。

  从收益率绝对水平来看,截至上周五,国债1年期利率从上周的7%分位数走高至9%分位数,10年期国债利率由上周的17%分位数走高至18%分位数,而其余关键期限利率所在分位数持平或下降、位于5%-21%分位数区间;相较于国债,国开债利率所处分位数整体偏低、较上周整体走低,位于0%-12%分位数之间,其中30年期国开债利率从前一周的1%分位数走低至0%分位数附近,10年期国开债利率从上一周的20%分位数走低至11%分位数。

  国债、国开债期限利差走势分化,3年期-1年期利差最陡。具体来说,10年期-1年期利差收窄2BP至88BP,位于91%分位数;3年期-1年期利差最陡,位于95%分位数。国开债5年期-3年期、30年期-10年期利差所处分位数水平上升,其余均下降,其中3年期-1年期利差最陡,位于84%分位数。

  另从隐含税率来看,截至上周五,30年期国开债隐含税率走阔28BP至4.33%,位于10%分位数,其余期限均走低。其中,10年期期国开债隐含税率下降至7.1%,位于4%分位数。

  一级市场

  上周利率债发行额累计达5411.0亿元,环比增加1082.0亿元,到期量3603.8亿元,全周利率债净融资额为1807.2亿元,环比增加2196.1亿元,其中国债、地方政府债、政金债净融资分别为573.0亿元、-93.4亿元、1327.6亿元,环比分别变动248.3亿元、915.4亿元、1032.4亿元。

  本周来看(7月25日-7月29日),政府债券净缴款351亿元,环比下降约95亿元。根据已披露待发行情况,本周利率债合计发行1647亿元。其中,国债、地方债和政金债分别发行650亿元、767亿元、230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7月22日,国债净增9596亿元,发行进度36.21%,尚余16904亿元;新增地方一般债6783亿元,发行进度94.21%,尚余417亿元;新增地方专项债34525亿元,发行进度94.59%,尚余1975亿元。目前,已有17个省市披露第三季度地方债发行计划,另有5个省份仅披露7月份地方债发行计划,合计7681亿元。其中新增一般债、专项债和再融资债分别为693亿元、830亿元、6158亿元。

  公开市场

  在此前开展30亿逆回购操作之后,央行上周上调7天期逆回购规模至120亿元,但在上周二逆回购又降调至70亿元,上周三再度下降至30亿元,并延续该操作规模至周末,全周逆回购操作利率均持稳在2.10%,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资金为130.0亿元。

  针对央行“精准调整”逆回购操作的政策意图,光大证券固收研究分析师张旭、危玮肖认为,当前逆回购规模的动态调整是为了更好地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的稳定,不宜将其解读为“向市场发出的信号”。

  本周来看(7月25日至7月29日),公开市场将有280.0亿元逆回购到期,其中周一至周五分别到期120亿元、70亿元、30亿元、30亿元、30亿元。

  商业银行上周共发行同业存单4263.3亿元,前值为4028.3亿元。从期限来看,1M、3M、6M、9M、1Y品种分别发行588.7亿元、304.7亿元、414.1亿元、785.8亿元、2170.0亿元。发行主体来看,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中小银行分别发行245.5亿元、1850亿元、2167.8亿元。净融资方面,全周净融资为-2128.4亿元,其中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中小银行净融资分别为-1121.3亿元、-752.3亿元、-254.8亿元。

  同业存单发行利率方面,国股行全线下行,中小行涨跌不一。国股行1M、3M、9M、1Y加权发行利率分别为1.50%、1.74%、2.07%、2.17 %;中小行1M、3M、9M、1Y加权发行利率分别为1.65%、2.02%、2.20%、2.31%。

  银行间市场资金面整体依旧宽松,回购利率涨跌互现。截至7月22日收盘,DR001、DR007、DR014、DR1M分别为1.19%、1.48%、1.61%、1.73%,环比分别变动-2.54bp、-7.76bp、6.78bp、-8.21bp.

  回购交易方面,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日均量为6.61万亿元,环比增加0.22万亿元,其中隔夜为5.99万亿元,前值为5.78万亿元,7天为0.50万亿元,前值为0.52万亿元。

  要闻回顾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持续扩大有效需求的政策举措。会议指出,我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关键窗口,三季度至关重要;下大力气巩固经济恢复基础,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优先保障稳就业稳物价目标实现;要支持金融机构对受疫情影响的个人消费贷款采取更灵活安排。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保障住房刚性需求,合理支持改善性需求。出台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

  重要数据

  1、7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2年7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7%,5年期以上LPR为4.45%,均持平前次。

  中信证券明明债券研究团队发文表示,7月LPR报价与上期持平,主要是因为银行负债成本压缩暂不足以驱动LPR下调达到最小步长,且信贷修复出现了阶段性好转。然而,考虑到信用需求的整体修复仍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配合银行负债成本有序降低,政策重心仍聚焦“宽信用”,预计后续LPR仍有下调空间,建议重点关注5年期LPR报价。

  2、央行20日发布的2022年6月份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显示,当月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65996.8亿元,包括国债5040.6亿元、地方政府债券19336.6亿元、金融债券9674.6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11696.9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446.8亿元和同业存单19062.7亿元。

  3、对外开放方面,截至2022年6月末,境外机构在中国债券市场的托管余额为3.64万亿元,占中国债券市场托管余额的比重为2.6%。其中,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托管余额为3.57万亿元;分券种看,境外机构持有国债2.3万亿元、占比63.4%,政策性金融债0.9万亿元、占比23.6%。

  海外债市

  美国国债价格上周大涨,因数据显示美国的企业活动自2020年以来首次萎缩,加剧了市场对美国经济将陷入衰退的担忧。截至上周五尾盘,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破2.8%;30年期国债自5月底以来首次跌破3%。疲软的经济数据令市场预期美联储可能放慢升息速度,在7月大概率升息75基点后,9月加息幅度可能降至50基点。

  当地时间7月21日,欧洲央行宣布将三大关键利率上调50个基点,加息幅度高于市场此前预期的25个基点,也超出欧洲央行6月的前瞻指引。这是欧洲央行自2011年以来首次加息,旨在遏制当前欧元区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欧洲央行称,即将召开的会议上,利率进一步正常化将是适当的,将逐次会议决定进一步加息。欧洲央行还宣布推出“反碎片化”金融工具——传导保护工具(TPI)。

  在欧央行宣布加息后,10年德债收益率曾一度跳涨7BP,但很快大幅回落并收于1.20%,比加息前还低8BP.10年意债收益率也先跳涨11BP、后回落21BP,显示欧债市场并未持续出现恐慌性抛售。当前,市场预计欧央行9月仍将至少加息50BP,数次加息后,欧债市场波动风险仍值得高度关注。

  日本央行决定继续维持超宽松货币政策,把短期利率维持在负0.1%的水平,并通过购买长期国债使长期利率维持在零左右。同时,日本央行把2022财年日本GDP增速预期从2.9%下调至2.4%,核心CPI预期从1.9%上调至2.3%。随着日本央行确认宽松路径,日债收益率曲线继续下移,10年期日债收益率在亚市时段25日下行至0.20%关口,创3月中旬以来低位。

  机构观点

  国君固收:过去一周债市做多情绪明显升温,市场看似热闹,但雷声大雨点小,各期限利率变动非常小;即使中期维度10年国债破年内低点是迟早的事,但没有必要在这个位置大幅加仓长债,相反,如果未来一周利率出现大幅下行,比如10年国债10下行至2.75附近,建议减仓。

  华泰固收:后续存款利率有望继续下调,存单利率有不确定性,但上行空间有限。地产风波、财政等政策预期弱化,叠加资金松、欠配压力大,推动债市小机会,票息机会仍需把握。建议超长利率加超短做底仓+5年期尝试波段+杠杆缓步降+慎做信用下沉。转债择券难度高,但优于利率波段和城投下沉。

  海通证券:债市仍处于窄幅震荡市,维持十年国债利率2.7%-2.9%的区间判断,建议维持杠杆和组合久期。主要理由有三点:一是,当前增长预期或弱于1月和5月底,资金利率低位时间或延长,但继续突破前低概率偏低。二是,供需结构和风险偏好对债市偏利多,结构性资产荒现象仍存。三是,进一步加杠杆套息空间或有限,而期限利差仍高。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