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中山:上半年跨境收支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7月27日,南都记者从中山市第二季度金融支持稳外贸稳外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上半年中山跨境收支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20.08%,收支净流入进一步扩大,同比增长16.59%。

  贸易收支便利化试点范围扩大

  中国人民银行中山市中心支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山市中心支局副局长武传书介绍,今年上半年,该中心支局大力推进各项外汇便利化政策试点、加强和改进外汇市场服务、帮助涉外企业做好汇率避险、推动助企纾困政策落地见效。

  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中山扩大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范围。武传书介绍,今年5月,将服务贸易项下部分初次收入和二次收入纳入试点,同时取消企业准入收支规模要求,“材料多、环节多”“笔数多、信用好”的企业经银行推荐成为试点企业后,就可享受优化单证审核、特殊退汇免于事前登记、免于报关单核验等多项便利,办理外汇业务的时间缩短90%。截至6月末,中山银行机构共为试点企业办理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业务2064笔,金额折合46.94亿美元。

  从事跨境电商和市场采购等贸易新业态的市场主体以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为主,武传书介绍,该中心支局通过指导银行制定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业务等展业操作指引,提升这类市场主体资金结算效率。6月,中山统益贸易有限公司成为全省首家获优质企业贸易便利化试点资格的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企业。1-6月,中山贸易新业态跨境收支总额折10.80亿美元,同比增长36.76%。

  资本项目便利化政策持续改革

  为增强企业跨境投融资灵活性,中山对资本项目便利化政策持续改革。一方面扩大资本项目外汇收入使用范围和境外资本投资渠道,持续吸引外资流入。武传书介绍,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山市中心支局会同中山金融局研究制定支持设立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相关政策,推动中山首笔QFLP业务成功获批。

  另一方面推行外债管理改革:非金融企业多笔外债可共用一个外债账户,业务办理更便利;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在不超过等值1000万美元额度内可自主借用外债。截至6月末,共办理资本项目便利化业务金额达8.15亿美元。

  在汇率风险管理服务方面,切实助力企业稳健经营。武传书介绍,一是鼓励银行减费让利,1-6月中山银行机构为涉外企业减免外汇衍生品保证金7.91亿元,提供结售汇业务点差优惠和期权费减免合计1.32亿元。二是优化金融产品供给,指导中山3家银行推出人民币对外汇普通美式期权及组合产品,2家银行新增亚式期权业务。6月,兴业银行中山分行成功办理全省地级市首笔普通美式期权买入业务。

  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山企业汇率避险意识明显增强,新增套保业务首办户80家。全市外汇套保规模近79亿美元,同比增长23.08%,外汇套保比率达42.45%,居全省(不含深圳)第二位。

  深化“放管服”优化外汇营商环境

  此外,武传书介绍,中山涉外金融服务不断优化:企业资本金、外债和境外上市等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无需事前逐笔向银行提供真实性证明材料,业务办理时间从2小时减少至5分钟。鼓励银行通过出口应收账款融资、出口信保保单融资等应用场景,精准服务中小微外贸企业贸易融资。1-6月,中山银行机构通过跨境金融服务平台为101家外贸企业办理贸易融资业务438笔、折合31.76亿美元,融资额居全省(不含深圳)第二位。

  外汇领域“放管服”方面,目前,绝大部分外汇行政许可业务均可通过“国家外汇管理局政务服务网上办理系统”线上办理;少数暂时无法线上办理的业务,则通过电子邮箱、邮政快递、传真等绿色通道,切实节约企业“脚底成本”。1-6月,中山企业线上办理外汇行政许可业务量居全省地级市第四位。

  在跨境人民币业务方面,上半年中山成功为1108位个人投资者进行346笔“跨境理财通”资金跨境汇划,金额6671.18万元,“跨境理财通”汇划规模居全省(不含深圳)第四。推动交通银行为中山完美集团旗下三家企业部署人民币跨境支付信息系统(CIPS)标准收发器,实现跨境人民币业务的一站式处理,打通跨境人民币结算“最后一公里”。指导建行落地中山市首笔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业务。上半年中山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达458.38亿元,排名全省(不含深圳)第6,同比增长近60%。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