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招商会上 坪山怎样扩大生物医药产业“朋友圈”

  7月28日,“2022深圳生物医药产业专场招商会”在深圳坪山燕子湖国际会展中心开幕,邀请国内外生物医药领域领军企业代表、专家学者等150余名专业人士参加,现场到会企业105家,重点介绍了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规划及政策体系,对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扶持方向和具体措施进行宣讲解读,吸引30万人次线上观看。会上还举行了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招商入驻重点项目签约仪式,18家企业签约,签约总金额约120亿元。

  作为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两大集聚区之一,坪山区拥有首批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并被定位为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和主园区,在政策制定、载体建设、要素集聚等方面为生物医药产业进行了“量身定制”。在一系列措施的催化作用下,坪山不断吸引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集聚,产业集群不断壮大,持续迈向高速高质发展之路。

  数据显示,目前,坪山已有生物医药企业近千家,年均新增企业100家以上;2021年,全区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达210.26亿元,产值年均增长超20%;全新机制的深圳医学科学院等创新平台布局坪山……每一个数字的增长,背后都凝结着坪山推动辖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铸就“西有IT,东有BT”区域新格局所做的努力。

  年均新增生物医药企业100家以上,坪山怎么做到的?

  作为全国首批、深圳唯一的国家级生物医药基地所在地,以及本次深圳生物医药产业专场招商会举办地,活动现场,坪山汇聚了来自全球生物医药产业的目光。

  具体来说,作为深圳产业空间储备最大、集中连片区域最多的区域之一,坪山正努力拓展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空间。目前,坪山有着生物医药企业加速器一期等14个现存专业园区、深港生物医药产业园等4个在建专业园区,此外,率先建设国内首个与ICH(中文为“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标准接轨的生物医药专业园区,帮助国外创新药进入中国并实现本土化生产,同时助推国内药企提升研发能力,走向全球。

  在产业链方面,近年来,坪山生物医药产业聚焦生物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含高端智能康复辅具)和生物技术三大细分领域,加快打造以中小微创新企业、原创企业为主体,关键平台为支撑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坪山区已有生物医药企业943家,规上生物医药企业71家,初步形成大中小企业梯度创新微生态,集聚赛诺菲巴斯德等大型龙头企业、万乐药业等中型领军企业以及艾欣达伟等小型创新企业,生物医药生产企业数量占全市四分之一强(25.3%);药品批件数量和医疗器械注册证数量均占全市约三分之一(分别为33%、31%),全区医疗器械企业已逾500家;近年来保持年均新增生物医药企业100家以上、产值增长20%以上,形成了生物产业集群发展态势和高速发展态势。

  除此之外,全新机制的深圳医学科学院、深圳创新创业学院等重大创新平台布局坪山;深圳湾实验室坪山生物医药研发转化中心、深圳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院等近百个创新载体先后落户;加上成立深圳首个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链党委,全域全链的创新生态体系,也为坪山吸引高端创新平台的落户提供了全方位支撑。

  市区两级政策利好释放,做强生物医药产业“家底”

  会上,不仅重点推介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战略规划、行动计划和政策措施,坪山还重点就深圳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产业定位、概况、领域、创新平台,以及坪山在配套、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作了专题推介。

  据介绍,今年6月以来,深圳先后出台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系列文件,涵盖促进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大健康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其中,坪山元素频频出现,如明确支持坪山等区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成为产业发展新亮点;依托坪山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加快建设大湾区辅助器具创新中心、深圳市智能康复辅具产业基地;以深圳美丽谷坪山基地作为全市化妆品产业核心启动区等。

  值得一提,坪山在争取市级层面政策支持、强化市级政策支持力度的前提下,还以创新生态构建为引领深化区级产业政策,出台了《深圳市坪山区关于加快科技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在生物等重点领域,围绕临床试验、药品生产批件等环节制定具体的支持政策,助力生物医药企业将“知本”转化为“资本”。

  从政策链发力,激发生物医药产业澎湃动能之余,坪山还注重提升开放合作水平,打造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高地”。当前,坪山区正与大鹏新区合力建设“坪山-大鹏共建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创新示范区”,努力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生命健康产业集聚协同发展高地,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大健康产业三大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和细胞与基因、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两大未来产业集群。

  由点、及线、到面。可见,坪山构建从产业链、创新链、空间链、政策链等全链条式服务体系,扩大生物医药产业“朋友圈”,是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的有效做法,或将有助于为“创新坪山、未来之城”建设迈出新步伐、打开新局面。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