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超级商品周期持续,工业金属和原油仍是最佳“通胀对冲”

经历了一波美债抛售而导致的“杀估值”,本周三开始全球市场反弹,工业金属、商品股大涨。3月11日,伦铜大涨超2%,重回9000美元/吨上方,较去年3月的低点反弹超100%; WTI油价维持在近65美元/桶的疫情前高位,较去年11月反弹70%,A股有色板块也现“涨停潮”。

当前,大宗商品成了全球投资者最关注的标的,因为其是最佳的“通胀对冲”。根据盈亏平衡通胀率数据,5年的通胀预期达到了2.5%,10年则反弹至2.21%,超出了疫情前的水平。法国巴黎银行(下称“法巴”)环球市场部大中华区主管孙鸿志日前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工业金属(例如铜)、原油是最佳的‘通胀对冲’,今年的吸引力超出股票和贵金属,全球投资组合仍有增配商品的动能,尤其是疫情扰动下,供给短期跟不上需求的复苏,且后续美国的基建投资计划也将利好铜价。”法巴预计,LME伦铜今年的价格区间是8500~10500美元,铜价会朝着区间的上端移动;尽管目前油价逼近了模型预测的公允水平,但此前OPEC未增产的意外决定也让油价维持上行动能。

大宗商品是最佳的“通胀对冲”

大宗商品是最佳的“通胀对冲”

根据美林时钟,2020年全球市场的资产表现经历了完整的债股商品轮动过程,目前商品的行情仍在持续。

相较于2020年3月的低点,铜和石油等大宗商品已实现了三位数的涨幅,一些人宣布新一轮大宗商品的超级周期已经开始,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大宗商品正表现出与股市同样的泡沫特征。但是,这两种标签似乎都具有误导性。自2020年4月以来,大宗商品综合指数上涨了近50%,但该指数在2011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下跌了65%。从更长的时间跨度来看,大宗商品指数自2000年2月以来下跌了10%,而标普500指数上涨了190%。与美股相比,很难对大宗商品贴上“泡沫”的标签。

孙鸿志则认为,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对于全球投资者而言,大宗商品仍是多元资产解决方案中极具吸引力的选项。法巴预计,今年全球GDP会反弹到5.6%,原油和商品需求会大幅攀升。尽管大宗商品价格已反弹很多,但价格仍受到支撑,全球贸易复苏和财政刺激增加将提振需求。

“再通胀”对于那些投资周期较长的投资者而言是一种风险,因为这会导致资产实际价值缩水。孙鸿志介绍称,一般而言,会有几种途径来应对。

首先是通胀挂钩债券。虽然这类债券直接对冲了通胀风险,但10年期美国通胀挂钩债券(TIPS)目前的实际利率是-1%,因此投资者实际在为对冲通胀付出溢价,而且这种对冲工具对于久期(duration)也非常敏感,历史数据显示,该资产在债券收益率下行的时候更为敏感,但是目前收益率更倾向于上行,因此对冲的有效性其实是受阻的。TIPS一年以来的回报也仅4.98%。自年初以来,10年期美债收益率飙升超60BP(基点)。

超级商品周期持续,工业金属和原油仍是最佳“通胀对冲”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