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巨量社融的背后

来源于国行投研室,作者任庄主

2021年3月10日,央行发布今年2月金融统计数据。之前我们在分析1月金融统计数据时曾得出“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很强劲”的结论(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很强劲),考虑到可能存在的季节性因素,那么1-2月的数据分析结论可能更有价值。四个结论大致如下:

(一)实体经济融资需求较为强劲的结论并没有改变,经济仍在持续修复。

(二)居民中长期贷款超预期放量增长,特别是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和经营贷款放量增长明显,这可能和近期房地产的火热景象有密切关系,当然应该也是近期监管和银行严查消费贷和经营贷流入房市的主要原因。

(三)今年1-2月居民短期贷款新增0.06万亿,虽然同比多增0.44万亿,但绝对新增规模并不明显,表明虽然消费信贷需求较2020年同期有所修复,但消费不足的困境仍在持续。

(四)从金融数据以及未贴现票据仍大幅超预期来看,目前货币政策还没有真正急转弯,且正处于金融顶和经济基本面顶的阶段,但社融指标的连续超预期应会进一步强化市场对货币政策退出的预期,并加快推动宽松货币政策真正退出,从而导致社融和M2指标在二季度随着经济基本面而趋于下行。

社融指标代表着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今年1-2月社融累计同比多增0.96万亿,较1月的0.12万亿进一步扩大,表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依然很强劲,经济仍在持续修复,基于此大致判断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速预计会达到15%以上。

从推动因素来看,贷款和表外融资是今年1-2月社融的主要推动力量。今年1-2月,人民币贷款和表外融资同比分别多增0.96万亿和0.68万亿,较1月的0.33万亿和0.23万亿分别扩大0.63万亿和0.45万亿。

进一步看,今年1-2月,代表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的非金融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1.06万亿,较1月的0.38万亿扩大了0.68万亿。与此同时,代表资金松紧程度的未贴现票据同比多增0.81万亿,较1月的0.35万亿继续显著扩大。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