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信用贷款”能不能不要那么容易,这个“容易”坑害了多少家庭?

“信用贷款”本身出发点很好。

但现在不论是各个银行还是各类网贷平台,这种信用贷款简直是做的烂大街。不管借款人的用途是什么,有没有偿还的能力,只要有身份证,扫个脸钱就能借出来了。

看着借钱是越来越简单,但正是因为这种“简单”,使很多人都陷入其中,不能自拔。

“信用贷款”能不能不要那么容易,这个“容易”坑害了多少家庭?

比如那些在校的大学生或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他们有消费的欲望,但是缺乏控制欲望的能力。有些人光靠着家里寄来的生活费、微薄的工资可能已经很难满足他们更多的需求了。但是,信用卡、网贷平台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只要简简单单地做个实名认证,或者扫个脸就可以了,钱分分钟就到手了,这比向父母开口要钱简单太多了,钱花起来简直不要太爽。

直到有一天,发现这笔钱还不上了。那怎么办呢?再从另一个网贷平台上借喽,以贷养贷,然后这个窟窿越来越大,大到自己害怕,大到不敢告诉家人。终于,到某一天家长接到了电话,债务全面爆发了,至此整个家庭就陷入了黑暗当中。前几年有个新闻,父亲卖房为女儿还债就是这种情况。

还有些家庭,丈夫背着妻子去网贷,拿着钱去做所谓的投资创业。最后,个人无力偿还,债务爆发的那一刻,妻子只能被迫地去接收债务,无论她再怎么喊、怎么闹都已经无济于事了,做什么都是徒劳,那一刻她的崩溃是外人无法想像的,可能原本还算幸福的家庭也因此破碎了。

这种简单粗暴的“信用贷款”方式,可能成全了部分人,但也使很多人、很多家庭就此陷入了无边的黑暗当中。有人可能会觉得,银行、网贷平台又没非拉着人去借款,都是自愿的,有办法借没本事还怪不得别人。

可问题是,这些借款不是只停留在借款人的个人层面,最后都是整个家庭来负担。那些被迫接收债务的人,前期太缺少对债务的把控权了。

如果那些贷款平台,在学生借款时能提高相应的门槛,比如限制低金额,高金额必须由家长确认等。这样,家长在前期就能更好地对孩子的消费情况进行把控,及时制止他的过度消费行为。那如若夫妻任何一方借款,超过某个限额,必须双方共同确认,否则不可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这样可以避免很多家庭陷入债务危机。

当然,债务的产生借款人是根源,自身是否能进行一个理智的判断、是否具有偿还的能力是关键。但“信用贷款”的低门槛(连收入证明都不用的),也是促使人们盲目贷款、过度提前消费的强大诱因,有多少人是因为简单、容易贷,陷入了以贷养贷、拆东墙补西墙的怪圈。

“信用贷款”一直这样低门槛下去,真的好吗?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