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能用信用卡分期绝不一次付清的95后:25岁我欠债45万

消费主义大潮之下,年轻的95后是在冲浪还是被卷入失衡之中?

“才25岁,我还有40万借贷没还完”,一位95后朋友诉苦。

更令人惊讶的是,其实这种情形在豆瓣负债者联盟小组里太常见了。充满“95后负债20万,上岸路漫漫”这样的分享帖。

年轻人用消费贷、信用卡提前消费或应急周转(拆东墙补西墙)之后,被本金和利息套牢。明知道在这里发言没啥作用,但抱团的感觉让他们“觉得不只自己一个人”那么孤单。

他们是极端案例,是消费主义浪潮中,被拍死在沙滩上一时缓不过劲来的那一拨。

在对95后的消费观街访中,可以看到他们的消费其实更为理性,有些甚至是精明的,利用信贷产品获得短暂的杠杆红利,“能用信贷支付的,我绝不用自己的钱”;同时也是拼购、社交电商等省钱模式的重度参与者,在消费时会利用各种APP工具多方比价。

而其中最令人惊喜的是95后开始理财。

早在2019年艾瑞的一份调研中显示,53%的95后有理财意识,通过余额宝、QQ音乐等网络理财产品,培养自己理财习惯。

在这次采访中,我们也重点采访了一些对理财深研并颇有心得的95后。

1

95后的消费观:

能用消费贷支付的,绝不一次性付清

这届“95后”在花呗、白条、信用卡和网络小贷等信用消费便捷的电商平台的助推下,消费观念潜移默化的被时代潮流裹挟,绝大部分人并不抗拒“借钱”消费。

“能用信用贷支付的,我绝不用自己的钱(一次性支付)”,24岁的方梦如是说。

方梦身边的同龄人大家的消费都比较克制,也有分期买电脑、分期旅游的现象,虽然是超前消费,但通过分期也都能还清,还没有发现谁被网贷缠身,当然“像我这样除非免息绝不分期”的人也不多。

不过她也表示在网上看过一些90后的人深陷网贷甚至被裸贷绑架,但是“我身边没有,也可能有但是我不知道,毕竟这些事大家也不会拿出来炫耀,而他们也都知道我是理财狂,也不会找我借钱”。

方梦是一名生活在北京的河南人,本科考入北京一所211高校,毕业后就留在这里。

“能用信用消费的,绝不用自己的钱一次性付清”是她的消费理念,平时买东西网购偏多,但线下商场的消费也不算少,但不管在哪里消费,基本上都可以信用支付,信用卡、花呗、白条等各种支付工具和优惠政策她都熟稔于心。

大学时期网购的时候在宿舍同学的带领下开始使用花呗,最早一次仅仅是抱着参与活动优惠省钱的心态,尝试了一次后就平台就默认使用花呗支付了,“我当时觉得也没什么不好的,就一直使用了。虽然那时候也不太关注上不上征信,但是每个月账单出来后,及时还清欠款绝不逾期也是我的原则”。

方梦称,她频繁使用消费贷的最大动力有两个:一个是省下手头的现金来做理财,另外一个是积攒平台的信用积分。

当信用卡积分高了,就可以兑换星巴克咖啡、电影票,有时候还可以享受免费福利、吃饭打折等,这些小趣味让她乐此不疲。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