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南财快评:应加强全社会风险意识 避免景区自然灾害的次生隐患

  8月13日,四川省彭州市龙漕沟区域因雨量过大突发山洪。虽经应急管理和救援队伍现场救援,仍有部分未听劝阻、未及时撤离的游客,出现重大的人员伤亡事故。彭州山洪事故虽有随机偶发事件特征,却也存在一定的共性必然属性。时值旅游旺季,龙漕沟区域因水质清澈、生态优美而成为远近闻名的自媒体网红打卡地,大量外来游客集中消暑避夏直接导致短时间内人流量远超区域承载能力。必须要注意到,景区未开发、未开放的龙漕沟区域主要承担属地泄洪任务,易发生泥石流、山洪等次生自然灾害,本身就属于高危区域。多重安全隐患复杂作用导致了这场灾害。其中暴露了一些问题,这要求我们为更好地发展探求必要的对策。

  综合而言,此次彭州山洪是一次预见中的自然灾害,之所以造成人员损失,其实是有多种因素的问题叠加。

  第一,风险防范意识明显不足。未开发、未开放的景区普遍存在较多致灾因素。龙漕沟区域立有警示牌,提醒雨后易发山洪灾害不宜下水,但一些游客却不顾警示执意穿越铁丝网深入河道游玩,身处风险环境中,风险防范意识淡薄甚至欠缺,为山洪灾害导致人员伤亡埋下了直接隐患。彭州山洪灾害并非孤例事件,比如2019年湖北恩施“野导游”私带游客深入未开发的躲避峡突遭山洪灾害造成13人死亡。比以往更可惜的是,此次彭州山洪灾害是在有预警行为下发生的,部分游客对政府人员和志愿队伍的劝离建议不以为然而被困山洪。

  第二,应急管理能力提升不到位。泄洪河道按照防汛防灾要求应禁止一切人员进入。山洪灾害多发的彭州龙漕沟区域应是地方政府重点管控地区,应严格落实防汛防灾要求。但是,受制于基层应急资源和管理能力的不足,沿途防护网和警示标多有破损,心存侥幸的相关管理部门并未有进一步预防灾害发生的行动。所幸地方应急管理部门紧急调遣救援,集结救援队伍携带专业救援设备进行实地救援和善后工作,尽可能地避免了相关群体的灾后心理创伤问题。

  第三,对网络过度炒作缺乏警觉。未开发、未开发景区游玩风险极大,但是的确也是更有吸引人的因素。彭州龙漕沟区域一直被列为是高风险地区,但仍成为网络自媒体评选的网红避暑“圣地”。同一个时间点,也能发现桂州桃溪河峡谷等网红景区也纷纷传出存在巨大安全隐患被通告切勿擅自进入,但是仍然被“打卡不断”。可见劝离警告在被追捧的社会网红打卡“圣地”面前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甚至一些网红景区存在摆拍“照骗”和安全风险。比如,风靡火爆的厦门“滚蛋谷”也是未开发景区,巨石堆叠的“滚蛋谷”景区如果缺少专业设备和专业指导可能存在严重的巨石跌落风险。在游客自身盲目跟风情况下,一些社交媒体平台对未开发景区的过度宣传和虚假美化不利于提升社会公众的风险防范意识。

  这样的问题并非个例,所以从风险治理角度,就需要进行相应的应急程序的设计和改善了。

  第一,提高风险意识。应急管理重在预防,从源头上最大程度减少各类灾害发生的可能性。近年来,旅游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地方政府在保障游客安全面前绝不可心存侥幸。首先,要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正确引导公众树立景区风险防范意识,从避害而非趋利视角向社会公众宣传山洪等各类灾害防护避险常识。日常的风险管理预备要充分,这不仅是对某一特定景点,而是要对某一种专门的风险环境要有充分的认识。其次,重点灾害风险区域,尤其是一些未开发、未开放的网红景区要切实加强防灾配套设施建设,健全防护栏、警示牌等措施。最后,各类自然灾害发生是有规律可循并且有预警可能的,地方政府在加强实时监测的同时要做好防灾应急预案,多途径、多手段切实达到应急预案的防灾目标。

  第二,丰富减灾措施。各类自然灾害的致灾过程是异常复杂的,减灾意识和能力建设是我们达到应急管理目标的重要环节。首先,要全力培育风险防范意识,加强风险教育,提高公众避灾自救能力,要有最基本的风险理解和预判,看懂公共风险提示。公众外出尤其要听从应急人员指挥和引导,切莫心存侥幸。同时,地方政府要及时采取各类高效措施减轻灾害损失,尤其避免次生灾害导致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第三,加强救灾能力。救灾救援需加强组织配合,各级政府应严格落实以人为本的救灾原则,完善灾害防护和救灾体系。地方政府各个职能部门需全力服从指挥并打破部门隔阂,充分发动社会组织和群众力量,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壮大社会救援力量,共同防御区域内发生的各类灾害,并做到及时救援。同时,灾害救援部门要多途径加强灾后区域日常生活保障和灾后心理辅导,又好又快地走出灾害影响、恢复日常生产生活活动。

  必须注意的是,彭州龙漕沟区域所具备的网红属性和风险因素并不是独特稀有的,而是一般普适的。同时,彭州山洪事故也暴露了一些亟待解决的外部挑战和内部问题,这足以引起各地地方政府尤其应急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和重点研究,切莫麻痹大意或心存侥幸。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