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从4500万元缩水至1万元 低折出售鲜有问津,地方小贷何去何从

4500万元与1万元,是拍卖平台上一家地方性小贷公司10%股权的评估价与起拍价。相较于“亲兄弟”网络小贷,不断流拍后降价成为了地方性小贷公司的宿命,二者之间相去甚远。伴随着各地监管持续开展的整治活动,牌照价格大打折扣、陷入尴尬境地的地方性小贷,该如何突破重围?

从4500万元缩水至1万元 低折出售鲜有问津,地方小贷何去何从

多次流拍 低折出售少人问

3月3日上午10时,阿里拍卖平台上,金华市金东区信通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华信通小贷”)经历了第二次流拍。在累计被2431次围观后,被拍卖的金华信通小贷8%的股份依旧未能找到它的新主人。

两次流拍期间,金华信通小贷这一标的的竞拍价格,也从323万元下滑至258.4万元,而其原本的评估价为461.248万元。

而金华信通小贷这一情况并非个例,一份名为“奉化力邦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10%股权”的竞拍标的,2019年12月便首次出现在拍卖平台上。这一竞拍标的来自于奉化力邦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奉化力邦小贷”)大股东浙江力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后者持有奉化力邦小贷30%的股权,被均分为3份进行拍卖。

信息显示,奉化力邦小贷10%股权的评估价为4500万元,最初竞拍价格为3600万元。多次流拍之后,其中一份标的最终于2020年9月以15.5万元的价格成交。而剩余的两份标的,价格也在不断下降,一份于2020年2月成交,价格为6.7万元,另一份将于3月5日开拍,起拍价仅为1.0001万元。

从4500万元到1万元,落差之大令人咋舌,但这却在拍卖平台上真实发生了。3月3日,北京商报记者在阿里拍卖平台官网搜索“小额贷款”字样时注意到,与之相关的变卖/拍卖标的共计1261个,当前正在进行拍卖的标的包括常熟市常盛农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2000万元股权、云浮市粤科科技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20%股权、上虞春阳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2100万元股权以及该公司另一股东持有的3000万元股权。

从阿里拍卖平台展示的实际竞拍情况来看,这些竞拍标的均为地方性小贷公司,多次流拍、低价出售无人问津的情况屡屡出现。被竞拍的小贷公司在找到新主人时,往往已经因为流拍接连降价,还有的标的即便是降价也难以脱手。

金融科技领域专家苏筱芮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股权折价拍卖这个情况,也曾出现在中小银行身上。除了拍卖这一操作可能产生的不确定性外,最大的问题还是标的本身的价值。“一方面是外界对该机构的经营情况不看好,另一方面则是受杠杆、地域限制,相关小贷机构难以做大规模,也难以吸引买家注意力。”

事出有因 小贷行业分化严重

事实上,地方性小贷公司标的频繁流拍,从部分标的披露的资产情况也可见一斑。奉化力邦小贷自行提供的损益表信息显示,截至2018年11月30日,奉化力邦小贷年内累计营业收入为175.8万元,其中173万元来自利息收入,损益表中出现的其他金融企业往来、手续费、汇兑等收入类别均为空白。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