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安永:A股科技行业ESG报告披露率不足两成 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9月1日,在2022年服贸会现场,安永发布《科技企业ESG策略与行动纲要研究报告》(下称《报告》),对国内外科技企业在ESG指标、报告发布以及相关策略等进行了分析。

  相较于煤炭、钢铁等高碳排行业,科技公司的碳排放和能源消耗主要体现在办公场所运营、数据中心运营、供应链生产和员工通勤等环节。

  《报告》指出,全球领先的科技企业的ESG信息披露率较高。2021年,总部位于硅谷的150家顶尖上市科技公司当中,超过九成的企业都进行了ESG信息披露;且规模较大的科技企业通常会披露更为全面的ESG信息,在环境方面有温室气体排放、能源消耗、用水和废物管理等,社会方面有人力资源发展、工作场所安全、社区影响等,治理方面有包括董事会结构、数据保护和隐私、商业道德和合规等,包括量化指标和数据。

  根据安永统计的数据,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中,仅有银行、非银金融、钢铁和公用事业四个行业的ESG披露比例达到50%。

  在A股,计算机与电子行业的ESG相关报告披露的总数量,已经在各细分领域排名第一,但整体披露比例不足20%,远低于发达国家科技企业的ESG信息披露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近年来,随着全球范围双碳进程的推进,社会公众与投资者对于企业碳排放的关注度逐渐提升。而除了碳排放数据之外,企业在社会责任履行、环境治理、数据安全、员工安全与健康等方面的数据,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尽管目前全球ESG信息披露仍以鼓励为主,而非强制,但各行业具有规模的头部企业大多开始披露企业ESG和社会责任报告,展现更加友好、负责任的企业形象。

  安永大中华区科技、媒体和电信行业咨询服务主管合伙人张伟雄认为,随着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普及,数据与隐私安全、就业冲击、道德与伦理等成为科技企业在ESG实践中关注的重点。

  “对于科技企业来说,不同细分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对ESG实践、信息披露等方面还有更为细致的侧重点,反映出垂直细分行业在ESG领域的不同潜在风险和工作重点。”张伟雄表示。

  《报告》指出,中国科技企业多通过指标矩阵模型的形式确定指标的重要性,也相继构建了具有业务特色的ESG重点议题,并开展了相应的管理和信息披露。但由于国内科技企业开展ESG实践的时间相对较短,在ESG报告披露中还存在环境指标披露率较低、定量指标较少、定性描述偏多的问题。

  在不同的垂直细分行业,科技公司披露的ESG报告的业务活动与指标存在明显差异,诸如通信领域ESG对隐私与数据安全的信息披露比例更高,娱乐科技行业的代表性企业在“负责任的投资”部分,均公布了未成年人信息保护的策略或行动。

  电子信息技术与设备板块的企业多为人力密集型企业,在ESG相关报告中着重突出员工健康与安全方面的权益保护,高科技企业更看重商业道德和知识产权保护内容的披露。

  《报告》指出,新能源行业不时发生ESG负面事件,充分显示了行业ESG治理还存在改进空间;而与其它科技细分行业不同的是,新能源企业重点披露的一项信息是包装材料与废弃物。这体现了新能源领域在能源与科技领域加强研发,但底层行业属性依然是对能源、材料和人力需求较高的制造业部门,因此更需要关注生产与流通环节的ESG管理。

  有效的ESG实践及信息披露,可为科技企业带来满足各方面合规要求、维护自身利益、提升企业盈利能力,打造具有前瞻性思维和可信赖的企业形象等益处。

  安永指出,尽管优势明显,但受限于我国整体在ESG领域的发展水平,科技企业在ESG实践与信息披露方面还存在体系性不足、量化信息缺乏等问题,需要监管机构、企业、研究机构各方联动,进行提升。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