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安永:A股IPO年筹资额再创新高 2023年有望常态化高位运行

  新华财经上海12月16日电(记者潘清)2022年全球发行上市活动明显放缓,但A股市场IPO保持活跃,年筹资额在上年基础上再创历史新高。业界预计2023年A股IPO有望保持常态化高位运行,并对推行全面注册制普遍抱有期待。

  专业机构安永15日发布的《中国内地和香港IPO市场报告》显示,受疫情、俄乌冲突、美联储加息等因素影响,2022年全球IPO活动明显放缓,预计共有1333家企业上市,筹资1795亿美元。A股市场IPO“一枝独秀”,募资额再创历史新高。全球主要交易所中,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列IPO筹资额第一、二位,以及IPO宗数第二、一位。

  另据统计,今年全球前10大IPO中国企业占据四席,其中在上交所上市的中国移动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上交所)分列第三、五位。

  安永审计服务合伙人汤哲辉分析认为,疫情及当前经济环境下,A股IPO审核速度加快,为优质企业提供资金以支持其持续发展。两家大型企业回归也推高了IPO筹资额。此外,通道中准IPO企业数量众多足以支持IPO活动。

  与此同时,2022年A股市场对于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显著增强。来自万得和安永的统计显示,年初至12月15日科创板IPO募资总额超2374亿元,远超沪深主板总和;A股前10大IPO中7家来自科创板;超百家“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占同期IPO数量和筹资额的比重分别超过四成和三成。

  安永审计服务合伙人费凡表示,伴随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成为国家重大战略,近年来A股IPO行业结构发生变化,科技、传媒、通信、生物科技与健康行业占比呈现上升趋势,拥有核心技术的工业企业IPO活跃。以往金融行业“筹资王”的地位已被以上行业超越。

  展望2023年,安永预计A股IPO市场将保持常态化高位运行,高科技、先进制造业等符合国家战略的行业IPO审批仍将保持高速。随着“专精特新”企业成为上市新的驱动因素,北交所有望迎来一轮IPO热潮。

  业界对于全面注册制普遍抱有期待。多家机构认为,经过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的相继试点探索,注册制改革从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不断深入,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架构初步经受住了市场考验,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条件已基本具备。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荀玉根表示,注册制是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牛鼻子”工程。推行全面注册制是发展直接融资、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举措,将有助于改善宏观和股市层面的行业结构并进一步向成熟市场靠拢。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