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澄清质疑!国联股份发布回复函、两度开投资者交流会


  因媒体质疑,国联股份(603613.SH)股价近期遭遇连续跌停。

  11月24日晚,相关媒体发布系列文章,从利用融资性贸易助推业绩膨胀扩张、不断募资且存贷双高、人均创收巨大等三个方面对国联股份提出质疑。次日,上交所下发问询函,要求国联股份就上述问题予以解释回复,并要求公司独立董事、保荐机构对问询事项进行核实且发表明确意见。

  12月1日,国联股份正式发布问询回复公告,当日召开投资者交流会,随后又在12月3日再次邀请下游客户共同参与投资人交流,为广大投资人答疑。

  资料显示,国联股份成立于2002年,以做行业黄页业务起家,后进行互联网转型,以国联资源网为载体提供商业信息服务。2015年,国联股份向工业品B2B电商平台转型,在垂直细分领域推出涂多多(涂料行业)、卫多多(卫生用品行业)、玻多多(玻璃行业)等8个产业平台,从此进入业绩爆发期。2015-2021年公司营收复合增速高达138.4%,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高达90.7%。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公司已连续13个季度实现营收接近或超越翻倍式增长,股价自2019年上市以来最高涨幅超过20倍。

  “20倍股”的业绩究竟是“造假”还是“真牛”?事件发生近一周后,国联股份正式作出回应称,经内部自查和保荐机构调查,“该媒体报道情况均不属实”。公司发布长达34页逾两万字的问询函回复及两场共计超过4小时的投资者交流会为市场释疑。

  否认融资性交易

  亿利洁能是国联股份的众多供应商之一,东岳飞达是亿利洁能的供货商。但东岳飞达既是国联集团的客户,也是国联集团的供应商。基于上述三方关系,再加上亿利洁能流动性处紧张状态、国联股份业绩快速扩张等客观因素,该媒体认为,公司或存在融资性贸易做假的可能。

  对此,国联股份回应,经自查,公司最近两年及一期与前十大客户、供应商交易中,不存在同笔交易中客户、供应商为同一方或关联方的情形,公司与其不存在融资性贸易的情形。

  根据券商研报,国联股份主要收入为交易手续费,其核心商业逻辑在于“以销定采、规模议价、产业链延伸”——通过“挂网”、“归单”所收集下游客户的需求数量,向上游发出供货请求,以销定采;拼单集采模式聚集众多小散订单,形成对上游的议价能力,降低下游采购成本;进一步帮助上游供应商采购其所需要的原材料,将其转化成客户,提升双方合作关系的稳定性,并以低成本拓客。

  以公司涂多多平台主营品类之一钛白粉为例,平台先在采购销售钛白粉基础上,与钛白粉生产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而钛白粉上游主要原材料为钛精矿、四氯化钛等,涂多多平台进一步通过集合订单方式,采购各地出产的钛精矿、四氯化钛等产品,向钛白粉生产商供应原材料。通过针对上下游不同品类的供应商和客户的转换,获得稳定的客户来源,从而低成本推动平台交易量和影响力。

  对此,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2020-2021年国联股份的总营收分别达到了171.58亿元、372.30亿元,而国联股份2020年对东岳飞达的销售金额仅为5.53亿元,采购金额仅为453万元。欲行融资性贸易,这个贸易额度对国联股份的业绩贡献似乎有限。而且国联股份作为资金提供方,其采购额理论上应当大于或等于销售额。工业大宗品的B2B贸易平台与平台用户同时发生购销业务的情况在市面上也并不罕见,如欧冶云商便在招股书中披露,最近4年对其采购和销售金额均超过500万元的主体共有33家。

  高货币资金余额是高周转率财务特征

  2022年三季报末国联股份的货币资金余额为62.9亿元,占公司总资产之比近一半左右。该媒体认为,公司资金需求不大,却通过2019年IPO和2020年连续募资,并且预付款的总额和预收款之间的比值也不断攀升,据此进一步认为公司存在融资性贸易的可能。

  过往年报显示,国联股份近年来的财务数据一直都呈现出高周转的特征。2021年公司应收账款3.39亿,占总营收的比重仅0.91%。应收账款周转率为148.12次,周转天数为2.43天;预付账款周转率为19.49次,周转天数18.47天;营运资本周转天数为10.85天,对应周转次数为33.17次。

  有专业财务人士指出,高周转财务特征下,企业便有可能出现高货币资金余额的情形。如欧冶云商2021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约为1.76天,营运资本周转率约为41.11次,年末货币资金余额占总资产的比重为40.73%。

  国联股份回应称,出于存款本金利息收益方面的考虑,公司大量使用银行承兑汇票向上游供应商支付货款。国联股份2022年中报显示,当期55.77亿元货币资金余额中,共有28.95亿元与银行承兑汇票相关(保证金+质押款)。公司事实上有相当一部分的货币资金余额需用于特定用途。

  国联股份还表示,今年前三季度末的货币资金余额中有14.14亿元为非公开发行募集的资金,今后仍需按非公开发行股份募投计划投入使用。剔除前述因素影响,国联股份截至三季度末的货币资金余额为13.36亿元。

  各方仍表乐观信心

  有分析指出,在工业品电商渗透率持续提升的前提下,国联股份业务的市场理论拓展空间巨大。国联股份曾表示,公司旗下的多多电商涉足品类2021年市场规模合计超4万亿元(不完全统计),就公司当前的收入规模而言,其渗透率仅有1.02%。

  B端工业品原材料市场区别于C端的消费品市场,是一个精准流量逻辑的市场,参与者对于交易合作伙伴的信任度要求极高,只有通过反复验证平台的服务价值,客户才能够形成有效信任和粘性。国联股份认为,过去15年来国联资源网信息服务所积累的客户资源和对于工业品行业的充分认知,加上集采服务为上下游客户带来清晰的价值贡献,以及从供销两端构建客户粘性,公司的竞争壁垒有望不断巩固。

  国联股份自2021年起开始实施“三年百家云工厂”的建设计划,公司认为持续打造创新业务,提高生产效能,有望助力公司打造新的业绩增长引擎。公司称,云工厂计划当前正稳步推进中,2021年云工厂已签约20家,其中在实施和执行数字化改造的有5家;2022年公司计划累计签约50家云工厂,累计落地实施15-20家;2023年计划累计签约100家云工厂,累计落地实施50-60家。

  针对近期股价大幅下挫,公司管理层纷纷增持以表信心。据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及管理人员拟自2022年11月29日起6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拟增持金额5020万元-10040万元,其中实控人刘泉、钱晓钧每人增持股份金额2000万元-4000万元。11月30日,刘泉和钱晓钧累计分别增持49,805股和49,800股,增持金额分别为497.85万元和497.82万元。12月2日,刘泉和钱晓钧累计各增持公司股份51,200股,各增持金额为人民币5,008,384元。

  同时,有券商机构也表达了乐观情绪。西南证券在12月1日发布的研究报告中表示,短期市场非理性因素扰动不改公司长期向上趋势与扎实的主业基本盘。(CIS)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