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通讯产业创新进入深水区 算力网络扮演“关键先生”

  中国移动2022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召开

  通信行业的发展正在为数字经济筑牢基座,而算力是其中的关键生产力。

  日前,中国移动在线上召开2022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大会以“聚力融合创新,共谱数智华章”为主题,探讨了算力网络建设、信息通讯产业发展、数智化转型等议题。如何充分发挥算力网络的价值,是这个时代赋予信息通讯产业的难题和机会。

跨越式发展的移动通信产业

  近年来,移动信息产业持续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GSM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今年发布的《2022全球移动经济发展》和《2022中国移动经济发展》报告显示,移动通信带来的经济附加值全球是45000亿美元,中国是8900亿美元,分别占GDP的5%和5.6%;2022年至2025年运营商资本支出,全球预计达6200亿美元,中国达1320亿美元。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赵世堂在致辞中表示,移动信息产业是构建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全面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

  过去十年,ICT行业急速发展。华为公司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CFO孟晚舟介绍,5G 与云、AI 的融合创新,让越来越多的企业降本增效。以 5G 为代表的融合创新,正在向全行业、全流程、全场景渗透。通讯行业也从自身数字化转型走向使能千行百业的数字化建设。

  具体而言,在消费者市场,以用户体验为主导的收入增长稳定住了移动通讯发展的基本盘;在家庭市场,F5G正在重新定义家庭忘了市场,从宽带接入到智慧家庭、全屋智能,整个行业正在打开新的增长空间;在政企市场,DICT加速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行业数字化正在懂办公系统的支撑角色,转身成为生产系统的使能角色,5GtoB跨越了从“0→1”的孵化期,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一起,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入快速发展通道。

  “信息通信业应善于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中分析趋势、把握规律。”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指出,信息和能量作为驱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两条主线,正由相对独立发展向彼此融合创新演变,总体呈现出三方面趋势。

  一是信息能量化推动人类社会生产力整体跃升。具体体现为对信息的规模使用和价值挖掘,带动5G、算力网络、能力中台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贯通信息感知、传输、存储、处理全链条,技术、数据成为新型生产要素,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软件、硬件、平台等加速迭代发展。

  二是能量信息化促进人类社会发展方式全面转型。也即能量运用和转化的过程更加智能,促进各类资源高效配置、合理利用,加速智慧电网、智慧工厂等推动生产所需的能量被全面“比特化”,各类共享服务平台促进信息在更大范围实时交互,以及数字政府、智慧城市等有效汇聚多元分散的数据信息。

  三是信息能量一体化引发人类社会未来形态系统重塑,催生了元宇宙、数字孪生等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的融合,推动“人机物”实现超大规模、超自动化协同发展,以及依托机器视觉、触觉互联网、脑机接口等技术,实现硅基生命和碳基生命的融合。

算力网络新引擎

  “在移动通讯产业快速发展40多年后的今天,信息基础设施的内涵已经从连接转变为连接与计算的双轮驱动。”孟晚舟谈到,算力成为驱动数字化转型的新引擎。如何充分发挥算力网络的价值,是这个时代赋予信息通讯产业的难题和机会。

  在此次大会上,算力网络建设是对未来发展的探讨中高频出现的词汇。

  一方面,在智能时代,算力将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生产力。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指出,算力规模的增长不仅与 GDP 的增长呈正相关,且正在改变科学创新的模式,使得以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人力、物力的实验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完成。

  另一方面,未来人工智能大模型参数量将从现在的几千亿发展到万亿甚至更高,当前单集群智能计算机的算力规模和计算能力,尚无法支撑这种大型战略战术的博弈、实时天气预报等复杂国家战略任务的计算需求。

  “算力网是算力基础设施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高文认为,各类不同类型的计算设施通过算力网进行统一调配,能够赋能千行百业,带动一批新的超宽带、低延时的通信技术设施的突破。然而,当前算力网的建设还将面临多重挑战,例如计算芯片、算力节点、计算平台网络等各类资源的多样性和异构性带来的互联互通、互操作的问题,以及全国范围内的算力供给和需求之间难以高效协同,需要距离长、范围广、稳定性高、延迟低的新型网络通信技术的支撑。

  “2022年,行业创新已经进入深水区,若能够突破瓶颈,则有望迎来行业的爆发。”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裁徐子阳表示。

  目前,我国正在加快构建新型算力网络体系。今年2月,“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启动,明确把算力中心和数据中心作为基建投资对象进行布局。

  多家企业也在就算力网络建设和产业数字化发展做出紧锣密鼓的安排。孟晚舟提出,面向全面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的未来,应共建绿色数字经济底座,致力于满足网络连接的新需求。同时促进数字社会转型,持续提升VR、AR、超高清视频等业务体验,创作丰富的数字原生内容,并与行业共筑有韧性的数字化生态。

  徐子阳表示,应对未来,中兴通讯提出变中求变的思路,从 ICT产业的角度,构建一个云网融合、算网一体的高效数字化底座。从行业的角度,持续的进行行业场景的创新应用的抽象,抽象出这个行业里的共性,从千行万变的行业中寻找到不变的因素,推动整个数字化应用规模的普及。从企业的视角,呼吁企业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主动加速数字化的进化,以求变应实变,实现企业的基业常青。

  在中国移动勾画出的未来发展蓝图中,“算力网络”一词亦被多次提及。“系统打造以5G、算力网络、能力中台等为重点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创新构建‘连接+算力+能力’新型信息服务体系”在此次合作伙伴大会上再一次被杨杰列为重点发力方向。

  事实上,中国移动在算力网络上早有布局。中国移动发布的2022年半年财报显示,2022年,中国移动在算力网络建设上投资将高达480亿元,占2022年计划资本开支的约22%,远高于其他两家运营商。同时,中国移动旗下的移动云业务强势上冲,今年上半年,移动云收入达234亿元,同比增长103.6%。据IDC今年5月发布的报告,移动云国内公有云市场份额排在第7,而在2019年,该排名仅在12位。

  艾媒咨询CEO张毅对中国移动的投资布局方向表示认可。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算力和宽带需求将呈指数级上升的将来,在合理范围内,还可将目前的盘子做得更大、更强。

  “下一步,全球经济复苏的关键动力在于数字经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庆峰在大会上表示。

  而5G、算力等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的根基。“没有更稳定的5G宽带、更强大的算力等,数字经济的发展就无从谈起。”张毅表示,未来,除了算力和5G的拓展外,6G等甚至更高效的传输网络的技术突破,也正在被提上日程。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