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七大国家级都市圈占全国GDP超15% “2+5”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都市圈“国家队”再度扩容。

  近日,湖北省发改委对外表示,《武汉都市圈发展规划》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复。

  去年2月以来,南京、福州、成都、长株潭、西安、重庆、武汉7个都市圈发展规划相继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上升为国家层面规划,标志着我国都市圈建设进程迈入提速发展的新阶段。

  都市圈作为城市群下具体运作的空间形态,其发展将对区域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具体数据来看,获批的7个都市圈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7.4万亿元,占全国GDP的比重超过15%。

  从七大都市圈分布的地区来看,除南京和福州都市圈外,其余5个都市圈均分布在中西部地区;除福州和西安都市圈外,其余都市圈均处于长江经济带,且处于我国最主要的五大城市群范围内。

  受访专家认为,在中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之中,中西部地区面临的挑战要大过东部地区,如今国家级都市圈“2+5”的格局设置中也存在这样的考量。下一阶段,国家层面批复的都市圈将进一步扩容,可能会进一步向黄河流域、珠江流域等区域拓展,目前存在空白的华北、东北等地区也可能会获批新的国家级都市圈。通过国家级都市圈的示范带动不同层次都市圈的发展,从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七大都市圈晋级“国家队”

  2018,国务院提出,建立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新模式,推动区域板块之间融合互动发展。次年,国家发改委印发相关指导意见指出,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

  在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的模式下,都市圈作为城市群组成中范围更加精细的单元,为城市群内的经济发展和融合互动提供了重要支撑。

  去年以来,都市圈“国家队”不断扩容,如今已有南京、福州、成都、长株潭、西安、重庆、武汉七大都市圈建设上升为国家规划。

  这七大都市圈发展状况如何,为何能率先“晋级”?

  具体来看,2021年,南京、福州、成都、长株潭、西安、重庆、武汉七个都市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依次为4.67、1.9、2.5、1.79、1.36、2.23、3.01万亿元,合计超过17.4万亿元,占同年全国GDP的比重约为15%。同时,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七大都市圈常住人口总数近1.7亿人。

  值得一提的是,这7个都市圈中心城市均为直辖市或省会城市,且均为万亿GDP城市。除南京都市圈外,其余6个都市圈中心城市GDP所占比重均超过50%。其中,被划定在都市圈范围内的重庆主城区GDP占重庆都市圈的比重超过了90%。这一方面说明中心城市具有充分的辐射带动能力,但另一方面,周边城市、城区的经济发展仍需进一步发力。

  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区域与城乡发展研究院教授、副院长王磊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如何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拉动周边地区发展,这是都市圈规划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南京位于长三角地区,是我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周边县市区经济发展较好,所以南京作为中心城市在都市圈中的首位度相对较低。都市圈建设中,难以避免出现“一城独大”的问题,需要关注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的协同关系。其中,首当其冲的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在此基础上,中心城市在产业上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与周边地区做好合理分工。

  “在都市圈建设中,中心城市下一步应该做的不是扩大体量,而是提升功能。在城市功能提升之下会带来体量的增加,但这并不是主要的目的。”王磊表示。

  这在7个都市圈印发的发展规划中也有所体现。各城市群的规划中,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加强产业融合协同发展均是重点。

  获批最早的南京都市圈目前在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地区发展上已经收获一定成效。南京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南京都市圈10个地区中,8个地区的GDP增速高于全国;都市圈10个地区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均高于全国,其中溧阳、金坛、镇江增速居都市圈前3位,分别高出全国9.9、7.4、5.5个百分点。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长江经济带智库联盟秘书长秦尊文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城市群的地域面积相对宽广,城市之间的联系程度以及与中心城市的互动关系,相对没有都市圈内紧密,只有在城市群内培育和壮大一批都市圈,通过都市圈发挥示范效应才能真正把城市群做好。

  秦尊文认为,中心城市首位度较高是都市圈建设中一个必经的阶段,在建设不断推进下,中心城市的功能会从以集聚为主逐步转向以辐射带动为主。例如,武汉都市圈汽车、钢铁、电子信息等产业目前已经对周边地区产生了溢出效应,产业向周边转移和扩散能够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从而实现建设都市圈的初衷。

  多数国家级都市圈位于中西部

  武汉都市圈获批后,中西部地区也迎来了第5个国家级都市圈。

  秦尊文表示,国家持续强调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包括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等,其中就有中部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内容,武汉都市圈既是中部崛起中的关键环节,也是长江经济带发展中的重要支撑,武汉都市圈的获批建设对于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王磊表示,一方面,武汉具有地处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在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在疫情和经济复苏背景下,武汉具有庞大的消费市场,能够助力尽快振兴国内投资和消费,提升市场信心。所以,武汉都市圈的批复可以说正当其时。

  值得一提的是,7个都市圈中,除南京和福州都市圈外,其余5个都市圈均位于中西部地区。而除了福州和西安都市圈外,其余都市圈均处于长江经济带。

  王磊认为,在中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中,中西部面临的挑战要大过东部发达地区,如今“2+5”的格局是为了补短板。而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方向是实现上中下游的协同,国家对于都市圈的布局中也体现了这样的考量。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迅猛,但从近年的表现来看,中西部主要城市也在迎头赶上,逐步回归到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位置。从具体数据来看,2010年时,重庆、成都、武汉、长沙、西安五市GDP分别排名全国第7、第13、第12、第19和第30名,到2021年时,已经分别上升至第5、第7、第9、第15和第24名,而以这些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建设将进一步释放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潜力。

  从另一角度来看,7个获批都市圈中,除福州和西安都市圈外,其余都市圈均分布于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双城经济圈内,这也是国内发展相对成熟的三个城市群,与京津冀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并称为五大增长极。

  秦尊文认为,处在五大城市群范围内的都市圈,其目标是要为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群提供支撑,而福州、西安都市圈可能会优先服务于省内的发展,承担的责任会有所不同。

  从各城市群发展目标来看,南京和成都的目标是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都市圈;重庆提出,到2035年,对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能力显著增强;西安也同样提出了全面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和历史文化魅力的现代化都市圈的目标;福州提出的目标则是成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引领区。

  若按照近两年都市圈建设不断扩容的步伐,即将到来的2023年或将有更多都市圈加入“国家队”行列。下一阶段,都市圈格局将如何改变?

  秦尊文认为,现阶段国家级都市圈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未来可能会进一步向黄河流域、珠江流域等其他区域拓展,目前存在空白的东北、华北等地区也有可能获批国家级都市圈。同时,在城市群、都市圈模式成为一种普遍发展形态的趋势下,获批的国家级都市圈,对于所处省份内的省级都市圈也将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促进不同层次的都市圈发展,从而服务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王磊表示,下一阶段,都市圈建设应该进一步做实,要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做好产业协同分工,做好民生服务的高水平均等化,还要强调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把这四个方面的工作做好,都市圈对于中国经济的支撑作用将非常巨大。”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