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保险资管协会曹德云:保险资产负债“两张皮”现象有改善 仍面临一些新挑战

  “资产负债管理既是行业安全稳健运行的重要基础,也是优质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日前,在证券时报社主办的“2022中国保险业资产负债管理年会”上,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线上发表《保险资产负债管理新趋势》主题演讲。

  曹德云表示,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逐渐从“软约束”过渡到“硬约束”,保险业普遍深植了资产负债管理理念,资产负债“两张皮”现象有所改善,资产负债管理能力有所提升。

  不过,随着国内外、业内外形势环境的变化,保险业出现保费增速放缓、投资收益下降、原有业务模式难以持续等现实困难,资产负债管理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

  曹德云结合国外成熟市场实践,就加强资产负债管理给出了相关建议。

  从“软约束”到“硬约束”:资产负债管理能力有所提升

  曹德云表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增进人民群众福祉,始终是保险业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在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下,保险业发展正踏上新征程,奔向新目标,这必然需要更加市场化、专业化、精细化、规范化的发展路径来保驾护航。

  其中,资产负债管理既是行业安全稳健运行的重要基础,也是优质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国内外实践证明,资产负债错配是金融机构经营运行最大的风险隐患,正确引导保险公司不断强化资产负债管理,树立稳健审慎的管理文化,是基于我国保险市场环境、发展阶段特征和长治久安目标的重要而关键的现实选择。”

  曹德云回顾了我国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逐渐从“软约束”过渡到“硬约束”的过程。

  近年监管部门为促进保险公司改善资产负债匹配状况,在负债端和资产端,分别采取了综合性措施。其中,在资产端,陆续发布了《保险资产配置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强保险公司资产配置审慎性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等制度规则。

  特别是2018年3月发布《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规则(1-5号)》,2019年8月出台《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暂行办法》,共同构成了较为完善的保险资产负债监管制度体系,并同时开展保险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及状况评价,将资产负债管理纳入监管现场检查范围。至此,资产负债管理监管硬约束予以确立。

  从市场建设看,曹德云表示,最近几年,保险业整体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大幅提升。主要体现在:

  一是普遍深植了资产负债管理理念,资产负债“两张皮”现象有所改善,资产负债管理能力有所提升。

  二是资产负债联动逐渐落到实处,公司在产品开发、定价、资产配置策略制定等方面联动不断深化。

  三是促进公司实行稳健审慎的资产配置和产品策略,短钱长配现象得到缓解。

  四是推动行业回归保障,业务结构不断优化,风险保障型和长期储蓄型业务占比逐步增加。

  新挑战:长钱短配、利差风险、负债端业务……

  “随着国内外、业内外形势环境的变化,如经济下行、市场不稳、风险加大以及低利率、资产荒等问题,保险业也出现保费增速放缓、投资收益下降、原有业务模式难以持续等现实困难,开始进入一个规范、调整、转型、重构的关键时期。”曹德云指出,资产负债管理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

  具体表现在:

  一是长钱短配现象依然较为严重,再投资风险加剧。目前寿险资产负债久期的缺口超过5年,资产负债错配长期存在。在当前无风险利率持续下行的环境下,一方面新增可配的资产收益率较低,将进一步加大成本收益匹配风险。如现行30年期的国债收益率只为3.3%,已经不能满足一些长期保障型产品的最低保证利率要求。另一方面,每年有超过2万亿的新增保险资金以及到期再投资资金亟待配置,但适宜投资工具较少、资产荒、项目荒等问题,加大了再投资风险。

  二是潜在利差风险加大,利润下滑明显,偿付能力承压。2021年,寿险业利差仅为0.3%,如果低利率环境延续,可能出现成本收益倒挂的困境。同时保险会计规则和偿二代下的准备金计量均采用了750日移动均线,利率下行的影响体现较为滞后,预计近两年利率下行的影响,将持续反映在未来两年的会计利润当中,并进一步稀释偿付能力实际资本。偿二代二期的资本分级规则下,利润的下降将成倍地影响核心资本和实际资本,并进一步影响偿付能力充足率。

  三是资产配置难度加大,面临长期精算假设目标达成压力。利率下行及合意资产供给减少,导致固收类资产收益率和净投资收益率普遍下行。根据上市保险公司年报数据,截至2021年的过去5年平均投资收益率基本保持在5%左右,但2022年,由于权益市场的大幅波动和震荡下行,过去5年的平均收益率可能低于长期精算假设的5%。

  四是产品结构不够灵活,同质化依然较为严重。比如,分红险属于风险共担型产品,低保证、高预期收益,在低利率环境下,销售保证利率较低的分红产品,有利于控制利差损风险。从现有存量业务看,目前各家保险公司分红险仍占有较高的比例。但近年来,分红险新单保费收入下降明显,如果这种下降的趋势持续下去,随着缴费期的结束,账户将转为净流出状态,可能会对流动性产生一定影响。

  五是资产负债管理创造价值的理念有待深化。目前行业普遍将资产负债管理定位于满足监管要求,未充分将资产负债管理理念与公司经营战略全面深入地结合融合,无法有效对决策流程产生直观影响,也客观上带来专业人才配置不足,模型技术手段相对薄弱等问题。

  国际经验启示:涉及负债端、资产端、经营发展战略

  曹德云表示,纵观国际主要的发达经济体,其保险业在发展过程中均经历过严峻的挑战,并且都探索出了适合自己的应对之道,而成熟的资产负债管理理念则是成功应对的核心。

  “总结国际保险公司应对低利率环境的经验教训来看,本质上就是一个树立和强化资产负债管理理念的过程,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重要的启示。”

  从负债端来看,各国保险业通过加快产品创新,积极调整业务结构,降低预定利率等措施,来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一是调整业务结构,强化资产负债理念,提升能与客户共担风险的产品比重。美国年金市场的成熟经验显示,在降低产品保证利率的同时,提升产品预期收益的上行空间,能达到险企与客户的双赢。同时行业需要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理念,从产品开发、投资策略制定、经验追踪、绩效归因、策略调整、重新定价等环节来管理好产品。

  二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需要在产品设计、创新和产品服务上多下功夫。目前保险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保险公司应当从单纯在“价格+收益”上的竞争,转化为“保险+服务”上的竞争。例如,尽管目前普惠型产品对健康险构成了一定冲击,但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和国民收入的提升,单纯的经济赔偿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保障需求。未来,能够提供良好健康管理及医疗服务的商业医疗险,仍然具有较大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空间。

  从投资端来看,保险投资要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优势,建立健全长周期考核机制,在大类资产配置上,积极借鉴国际经验。从国际通常做法看,各国通过优化投资策略,拓宽投资渠道,提升投资收益率来应对利率的下行。

  一是大类资产配置方面,在保持稳健的固收配置比例基础上,逐步向另类资产、海外资产等具有相对高收益的资产进行倾斜。

  二是固收资产内部进行结构优化,在期限结构上,各主要国际保险公司均进行了拉长资产久期的处理。

  三是权益资产方面,绝大部分国际保险公司的整体权益投资比例较为稳定,均保持较为稳健的仓位。

  四是国外保险行业积极参与衍生品市场,使用互换、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管理利率风险、股票尾部风险。对于保险公司而言,金融衍生品并不是不顾风险博取收益的工具,而是管理自身风险的有效工具。

  从经营和发展战略角度看,保险公司应注重精耕细作,降本增效,持续深耕具有现实需求和潜力空间的医养健等类别的产品。

  一是面对利率下降,保险公司要通过集约经营开源节流,持续优化成本结构,加快数字化转型,加快科技投入和成果转化,实现降本增效。

  二是中小企业应强化业务深耕,专注细分市场,做特色经营,谋求差异化发展。

  三是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结合健康中国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战略,密切关注医养健康、绿色经济、科技信创等领域的战略布局。

  四点建议:强化理念、丰富资产负债管理内涵

  最后,曹德云对进一步加强保险资产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继续强化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优化制度规则,加强监管评价,严格监管检查,推广最优实践,并注重与其他相关监管工具的应用,形成协同效应。

  二是继续强化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为核心的经营理念。健全组织架构,优化专业团队,创新管理模式,加强风险管控,细化标准流程,完善考核机制,提升技术手段,促使资产负债管理落到实处。

  三是继续丰富资产负债管理内涵。在强调资产负债的期限、利率、规模、币种等技术性匹配的同时,还要积极扩展资产负债的风险特性、针对标的、客户群体等功能性匹配。

  四是继续加快资产端和负债端产品创新力度,特别是保险资管产品创新。积极开发更多与负债相适配的债权类、股权类、基金类、证券化类等期限长、收益稳、安全性较好的金融工具,为改善资产负债匹配创造有利条件。

  曹德云表示,下一步,协会将继续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组织的作用,通过理念宣导、教育培训、行业交流、问题研究、市场分析、风险监测等方式,助力保险机构提升资产负债管理的能力、质量和水平,推动保险业实现稳健、安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