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保险资管机构如何抓住供需两端“回暖”机遇

  保险资金是服务国家战略、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明确提出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作为资本市场最重要的中长期资金供给方之一,保险资管行业将随着供需两端“回暖”叠加政策支持,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当前,保险资管行业高质量发展正站上新的起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行业发展带来重要机遇,保险资管业在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等领域大有可为。

  作为专业的长期机构投资者,保险资管行业必须善于找到‘长期投资密码’,跟上新时代深刻转型的中国经济金融步伐,抓住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重要机遇。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会长、国寿资产总裁王军辉表示。

  不确定性因素增多

  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国共有33家保险资管机构,资产管理规模达21.35万亿元,近五年复合增长率超11%,占我国大资管行业规模比重约17%,已成为专业资产管理机构的重要组成力量。投资品种从银行存款、债券、股票等传统种类,拓展到股权、不动产、资管产品、金融衍生工具、证券出借、公募REITs等品种。

  从保险资管行业经营成果来看,全行业存续产品数量近3500只,保险资金运用年均财务收益率达5.28%,波动幅度远小于其他机构投资者,成为维护国内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少数”。

  在支持国家重大战略方面,截至2021年末,保险资管公司累计登记注册交通、市政、水利等基础设施相关债权投资计划1340只,合计规模逾3万亿元;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相关保债产品注册规模达4179.97亿元,投资领域涵盖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在支持“双碳”目标及绿色金融方面,相关保债产品注册规模已高达1万亿元;在服务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方面,以各种产品形式支持长江经济带发展超1万亿元,有力推动了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协调发展和沿江地区高质量发展;另外,全行业用于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资金规模达到5716亿元,为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贡献了积极力量。

  不过,保险资管行业也面临诸多挑战。平安资管董事长黄勇认为,从外部挑战来看,俄乌冲突依然是引发国际金融市场大幅动荡的不确定因素。俄乌冲突持续冲击全球外汇和资本市场,并波及国际能源市场,推升全球资产价格,未来仍将是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要因素。

  “今年二季度以来,随着美联储多次加息,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路走高,中美利差持续扩大,给国内资本市场造成一定压力。”黄勇说。

  从内部挑战来看,黄勇表示,随着近年来国内经济增长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传统地产、基建等行业融资需求回落,国内债券市场利率中枢持续下行。由于国内保险资金运用获取收益来源主要依靠利差,这种环境可能造成严重的利差损失风险。另外,叠加信用风险日益加大,资产质量面临考验。

  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信用债新增违约主体大幅增加,今年前10个月,新增违约主体27家,已接近去年全年数量,新增违约主体仍集中于地产行业。

  行业站上新起点

  尽管挑战重重,但保险资管行业也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政策层面,2022年8月,银保监会修订发布《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规定》,强化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监管,从顶层设计促进保险资产管理行业高质量发展,引领保险资管公司进一步建立市场化、长期化的经营理念。

  市场层面,黄勇预计,明年或是本轮下行周期最后一年,权益市场收益率预计好于今年。具体来看,宏观方面,明年下半年或见底企稳,迎来拐点;股市方面,未来2个至3个季度A股市场或仍处于盈利下行周期,信用环境趋稳将带来市场结构性机会,明年下半年估值和盈利有望形成向上共振,市场可能迎来更大行情;债市方面,明年利率走势预计先下后上,逐步转向牛尾行情,但上行幅度也较为可控,同时考虑到经济企稳回升需要时间,预计利率将延续走势低波动及对货币预期高敏感的特征。

  王军辉则表示,未来国内市场金融风险整体将进一步收敛,资本市场更加稳健。他认为,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适配性明显增强,沪深主板更加突出“大盘蓝筹”、科创板聚焦于“硬科技”、创业板定位于“三创四新”、新三板和北交所则注重于科创型中小企业,再加上近10年直接融资占比不断提升,已累计实现股权融资超过12.2万亿元,交易所债市托管余额从1.25万亿元增长到18.68万亿元,全面推行股票注册制、稳步推进银行间和交易所债市互联互通后,直接融资将积蓄更多“源头活水”。资本市场优胜劣汰、吐故纳新的良性生态加快形成,具有长期投资价值、保持稳定运行的良好基础不会改变。

  当前,资管新规过渡期顺利结束,各类资管机构正式进入同台竞技新格局。保险资管机构在资产负债管理、大类资产配置、绝对收益策略、全品种投资方面具有优势,围绕自身特色,保险资管机构可以在实现客群和投资能力互补的基础上,与其他类型资管机构形成差异化的竞争格局,共同把资管市场的“蛋糕”做大。

  “保险资管机构应抓住即将爆发的市场需求,结合保险主业传统优势和自身资源禀赋,围绕产品设计、投资策略、销售运营等方面下功夫,持续拓展业务模式,为客户提供更高质量的综合金融服务,为机构业务高质量发展带来新增长点。”王军辉说。

  有研究机构预测,2030年我国居民金融资产规模有望接近490万亿元,对应2021年至2030年年均复合增速达9%。特别是随着国内个人养老金体系逐步完善,不少市场机构预测,养老三支柱建设将带来5万亿至8万亿元增量委托资金,保险资管市场将是一片广阔的蓝海。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