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广州文旅新发现 | 沐浴冬日暖阳,解锁花城“新空间”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刘星彤通讯员穗文广旅宣

  文旅交融,内涵丰富,四季花香宜人。花城广州近年来稳居“最受欢迎的国内旅游目的地”榜单前列,在周边游排行榜中更是人气遥遥领先,而每到冬季,沐浴着冬日暖阳,在舒适的气候中走入花城的街边小巷,去发掘不同主题的文旅打卡点,在辞旧迎新的氛围中度过“小周末”,更是难得的季节性文旅体验。

  正如美团文旅研究院院长路梦西所说,各大出游榜单引领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解锁城市周边的新玩法,休闲旅游时代正在来临,越来越多的市民能在家门口找到“诗和远方”。

  据携程此前发布的相关旅游趋势报告,广州的“文化历史底蕴”与“新鲜潮流玩法”,是其吸引游客的两大“魅力之源”。

  泮塘五约

  新闻背景

  年轻人偏爱“沉浸式漫游广州”

  广州这座古老与现代交织的魅力之都,对年轻群体的吸引力正在与日俱增。携程曾有如下统计:2022年上半年赴广州的用户中,90后、00后占比55%,较疫情前提升近10个百分点;消费力方面,与疫情前相比,上半年赴广州游玩的00后人均消费额增长20%,90后增长12%。

  船游荔湾、打卡骑楼、赏花寻幽静……在广州塔下开露营派对、到东山口潮流街拍……据美团介绍,当代年轻人越来越热衷于在城市里探索小众玩法。而与普通的“打卡拍照”不同的是,这些新玩法大都结合了城市特色景点与本土人文风俗,传统与潮流的碰撞才是要点,誓要创造出非同以往的沉浸式游玩体验。

  带有“废旧工业风”的紫泥堂创意园

  谁能够想象,依傍在荔湾湖公园的老牌食府侨美·唐荔园食艺馆内,精心还原了珠三角疍家艇仔粥的地道烹饪场景,在湖心泛舟煮粥。游客可体验“小舟用餐”——一边赏宴叹茶,一边泛舟荔湾湖,感受湖光灯影间的别样氛围。据酒家负责人介绍,八成以上食客为本地人,多是带小孩前来体验广府传统文化。

  荔湾湖公园

  广州骑楼作为传统岭南建筑的代表之一,传承着千年古城的商都基因,也见证了每一个时代的烟火气。位于文明路上的四栋联排百年骑楼,如今以民宿的方式再次被市民游客熟知。

  修旧如旧的粤派文化主题民宿——月圆民宿,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引发平台上的不少关注与收藏,甚至有外地游客为其慕名而来。管家说,“大家都把民宿当作了景点一样拍照、游览”。

  泮塘五约

  而在著名的历史街区节点——宝源路上,由百年小洋房变身而来的“源来收藏民宿”,在每一个房间分别融入粤剧、广彩、广绣、广府美食、广作家具等西关文化元素,俨然一座西关文化收藏博物馆,同样让不少年轻住客流连忘返。

  根据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的最新冬游推介,作为广州旧城区改造代表项目的泮塘五约,历史悠久、富有南国园林建筑风情的荔湾湖公园,由紫泥糖厂遗址改建而来、带有“废旧工业风”的紫泥堂创意园,以及前身为广州啤酒厂的原创元素创意园,遗存了明代寨城格局的从化钱岗古村,拥有两片梅花园的南山梅舍等,都是当季值得推荐的城中打卡地。

  从化钱岗古村

  专家观点

  广州市民对新事物、新潮流接受度高

  受访人:邹义荣(广州地区旅游景区协会秘书长、广州市景协旅游发展中心主任)

  羊城晚报:近年来,广州高居国内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榜单前列,主要是基于哪些方面的亮点和优势?如何评价广州这座城市的文旅消费氛围及资源优势?

  邹义荣:广州具有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和气候优势,“广州服务”和包容兼蓄的人文关怀,符合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追求。同时,广州近年来加大了“夜游经济”、文旅融合、消费中心城市创建步伐,旅游接待更具活力,设施不断完善,这些都形成了对游客的持续吸引力。

  南山梅舍梅园

  羊城晚报:疫情背景下,为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市民游客新的出游需求,广州各大景区近几年在哪些方面做了重点提升或改造?

  邹义荣:从整体层面看,广州景区加大了旅游新业态的开发力度如露营、房车、民宿等,成立了广州市自驾游协会,推动自驾游发展,本地乡村游发展也方兴未艾,为广大市民健康出游创造了良好条件。

  泮塘五约

  羊城晚报:广州的景区在挖掘岭南传统文化、广府文化方面做得如何?哪些景区在传承地方文化及城市历史文脉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鉴?

  邹义荣:永庆坊文化旅游区、越秀公园等景区不断开展“老城市(公园)新活力”活动;农讲所旧址纪念馆和三大旧址纪念馆等景区加大文旅融合氛围改造和升级;广州起义纪念馆推出“沉浸式”文旅体验项目;陈家祠持续开展文旅讲堂活动;广州文创设计大赛作品日益丰富,参与景区积极性日渐高涨,文创设计(研发)机构和景区“结对子”成果显著……类似的系列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岭南文化、广府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力度。

  荔湾湖公园

  羊城晚报:随着本地探索、小众玩法的日渐流行,越来越多位于城市中心的文旅打卡点、游玩新热点成为本地假日消费新的增长点,如何评价这一潮流趋势?

  邹义荣:广州市民对新事物和新潮流趋势的接受程度高,但同时也更容易热点转移。我们要重视和积极开发新业态产品,但在开发露营、网红经济等新业态时,也要注意舒适性和人本关怀,强化相关活动配套能力,提升可游览性和可持续性。

  带有“废旧工业风”的紫泥堂创意园

  特别推荐

  打卡“新型文化空间”,集齐42个“文化小宇宙”

  近年来,广州深化文旅融合与产业创新,推出了一大批受市民游客喜爱的文化旅游产品,积极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新的文旅消费场景不断涌现,让长居于此的市民也时常能够发现“新大陆”。

  今年下半年,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完成2022年度“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展示项目”评选,最新获得扶持的28处“花城市民文化空间”,涵盖了动漫、自然、军事、历史、艺术等主题,连同此前评选,“花城市民文化空间”总数拓展为42处。42个形态多样、边界开放的“文化小宇宙”,犹如官方清单,是市民茶余饭后叹享城乡新文化、打卡纯美公共文化空间的好选择。

  泮塘五约

  花城市民文化空间名单

  1、珠江钢琴艺术中心

  2、黄埔区图书馆华新园分馆

  3、后山当代艺术中心

  4、天河湿地文化角

  5、周恩来同志主持的两广区委军委旧址

  6、咏声动画科技馆

  7、绣形绣色广绣艺术馆

  8、学而优社区文化空间

  9、广州购书中心南沙店

  10、广绣空间

  11、超级城市客厅T.I.T&TIMETABLE

  12、广东大家美术馆

  13、方所公共文化艺术空间

  14、沙湾文旅融合发展公共文化空间

  15、金沙街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16、1200bookshop体育东总店

  17、海珠区图书馆G+分馆

  18、缘创咖啡分馆

  19、大湾区传统文化教育基地花城市民文化空间

  20、广东岭南工艺美术馆海珠分馆

  21、广州灰塑展示中心

  22、黄俊英艺术馆

  23、瑜源分馆

  24、唐宁共建亲子教育社区空间

  25、黄埔区图书馆万科山景城分馆

  26、逵园艺术馆

  27、黄埔区图书馆联创空间分馆

  28、黄埔区图书馆人才小镇分馆

  29、药洲遗址公共文化空间

  30、柯木朗艺术·尚艺空间

  31、广州罗洞工匠小镇公共文化空间

  32 、JC动漫馆青少年公益动漫体验空间

  33、钟书阁(广州)

  34、岭南曲艺说唱传承基地

  35、广辉广彩传承和人才实践基地

  36、广州高地文化空间

  37、海珠图书馆万胜分馆(党史研学馆)

  38、广州市海珠区粤海国学书院

  39、莱迪分馆

  40、尚榕美术

  41、黄埔区图书馆黄埔花园分馆

  42、海珠区图书馆海珠智汇分馆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