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农村中小银行报告出炉 深化省联社改革成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重点

  近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全国农村中小银行机构行业发展报告(2022)》(下称《报告》)。《报告》共二十五章,涉及运行环境、业务发展、社会贡献、法人治理等篇章,重点展现了农村中小银行机构2021年的经营发展成效、法人治理与内部管理举措、支持服务乡村振兴与“支农支小”特色亮点,分析展望了机构改革转型与行业发展趋势。

  从总体上看,《报告》指出,截至2021年末,全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总资产和总负债分别达到45.69万亿元和42.23万亿元,同比增长均为10%。信贷资产占总资产比重由2020年53.82%提升至2021年55.01%,提升1.19个百分点;各项存款占总负债比重由2020年84.14%升至2021年84.35%,上升0.22个百分点,且呈逐年上升态势。

  其中,农村商业银行实现净利润2130亿元,同比增长9.06%;净息差略有回升,由一季度的2.20%升至四季度的2.33%;不良贷款率3.63%,同比下降0.25个百分点,达到3年来最低水平;拨备覆盖率129.48%,同比上升7.29个百分点,为近3年最高,资产质量稳中向好。村镇银行实现净利润109.76亿元,较去年增加33.42亿元,同比增长43.73%;不良贷款率3.47%,同比下降0.16个百分点。

  从地区差异来看,《报告》显示,在全国35个省市农信系统中,总资产规模超过1万亿元的有18个,当地贷款市场份额排名位列第一的有19个。其中,浙江和江苏2个省级农合机构涉农贷款总量均破万亿元,两地占全国农合机构涉农贷款总量20%以上。

  《报告》对22个省市农信系统进行深入调研,数据显示,2021年净利润实现两位数增长的有10个,吉林、新疆、贵州农信净利润增速居前三位,分别达57.61%、30.48%、30.06%,但有3个省市农信系统负增长;利息净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的有7个,陕西、浙江、河南农信利息净收入增速居前三位,分别达59.76%、58.85%、49.52%,但有7个省市农信系统负增长。

  《报告》进一步指出,农合机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04.18亿元,较上年减少33.82亿元,同比下降24.51%;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1.21%,较上年下降0.49个百分点。非利息收入1414.62亿元,较上年减少346.61亿元,同比下降19.68%,且连续3年同比减少。

  在机构改革方面,《报告》表示,深化省联社改革成为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的重点,相关机构按照因地制宜、“一省一策”、分类推进的原则,积极探索符合各地实际的改革模式;全国农村中小银行机构始终坚持股份制改革方向和市场化经营原则,大力推进产权改革工作;村镇银行转型发展全面提速,兼并重组适度有序推进。

  在股权治理方面,《报告》提出,2021年,全国农村中小银行机构产权(股权)改革有序推进,农村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突出成果。依法合规强化股东股权管理和关联交易管理,持续完善投资者关系管理,规范开展信息披露提高透明度,有效保护了股东、客户等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截至2021年末,全国已改制组建农商银行1569家,占农信机构法人总数的71%。

  展望未来,《报告》指出,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呈现的强劲韧性、乡村振兴带来的广阔空间、改革化险提供的重要保障、数字转型形成的竞争优势,将为全国农村中小银行机构带来重要发展机遇。同时,在外部发展环境日益复杂严峻的背景下,全国农村中小银行机构的经营管理和盈利能力将面临严峻挑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可持续发展能力、资本补充能力、业务拓展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均受到考验。

  对此,《报告》建议,农村中小银行机构要统筹经营发展和疫情防控,从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深的层次科学研判和把握面临的形势,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去审视当下所处的发展阶段,在国家发展大战略中去谋划自身的发展蓝图,坚决扛起服务“三农”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历史使命,奋力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的发展之路。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