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近两周立案307起!涉及哄抬价格、发布违法广告等

  继12月14日公布首批查处涉疫物资价格违法典型案例后,12月2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第二批查处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违法10个典型案例。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20日召开的近期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格保质量专题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将进一步加大广告监测力度,强化监管执法,重点查处三类涉疫药品、医疗用品违法广告。

公布第二批立案查处典型案例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表示,近期,总局组织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对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进一步加大监管执法力度,持续保持高压态势,立案并查处了一批涉嫌哄抬价格、虚假违法广告、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强化稳价格保质量工作。

  记者注意到,第二批查处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违法10个典型案例涉及大幅提高售价哄抬价格、发布违法广告、销售不合格口罩等。

  12月9日,江苏省淮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场监管局根据线索,对淮安百源堂药房有限公司进行执法检查。经查,12月1日,该公司销售连花清瘟胶囊,将售价从14.9元提高至24元。该公司在进货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大幅提高销售价格,涉嫌构成哄抬价格违法行为。目前,案件调查终结,淮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场监管局已向当事人送达行政处罚告知书,拟给予当事人罚款7万元的行政处罚。

  广州市安贝莱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发布违法广告。经查,4月,当事人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含有“引进MJK4000手术室级别空气消毒机,是全国唯一可以去除新冠病毒的空气消毒机,去除率高达99.999%”等内容的广告。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以上宣传内容的真实性。当事人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相关规定。2022年9月5日,广州市越秀区市场监管局对其作出行政处罚,责令当事人停止发布违法广告,并处罚款22万元。

将严查三类涉疫药品、医疗用品违法广告

  记者了解到,12月2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召开近期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格保质量专题新闻发布会。

  据介绍,各地市场监管部门深入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在全国范围内查处一批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价格等违法典型案例,对不法经营者形成强大震慑。近两周,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立案价格违法行为307起,结案92起,处罚金额258.1万元。

  同时,根据监管实践,不断优化完善广告监测关键词库,对监测发现涉嫌违法线索第一时间派发属地市场监管部门,第一时间责令停止发布,从严从快进行查处。今年12月5日以来,已组织监测相关广告16.86万条次,发现的涉嫌违法线索均已转属地快速核查处置。

  下一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将进一步加大广告监测力度,强化监管执法,重点查处以下三类涉疫药品、医疗用品违法广告:

  一是在广告中宣称涉疫药品、医疗用品紧缺,制造焦虑,引发社会恐慌,妨碍公共秩序的;

  二是在广告中违法宣称具有预防、治疗新冠病毒感染功能,欺骗或者误导消费者的;

  三是冒用科研单位、学术机构、专家学者等名义,编造虚假事实,发布虚假违法广告的。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大监管工作力度,保持高压执法态势,持续曝光典型案例,进一步做好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工作。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