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国内首例社会道路常态化“真无人”驾驶测试明年开启 将在上海东海大桥运营

  12月29日,记者从友道智途处获悉,东海大桥5G+L4智能重卡高速场景下队列跟驰“减员化”运营测试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将于明年启动全国首例社会道路常态化“真无人”驾驶测试和运营。

  今年7月18日,上海市在东海大桥开启国内首例社会道路自动驾驶“减员化”测试,分阶段减少人员参与,保障自动驾驶技术的安全落地。项目一阶段为2车编队,有安全员压力测试;二阶段为主驾无人上桥测试,智能重卡在主驾无人状态下连续无接管运营里程超过4000公里,100多循环零接管;三阶段为5车编组、中间3车无人封闭场地测试。目前第三阶段技术验证已完成,下一步项目将逐步开启“车内无人、车外监管”测试阶段,即实现“真”无人。

  截至目前,智能重卡已累积运营里程超430万公里,仿真场景数量规模已达到百万级,可以实现反哺技术创新和算法优化。在此基础上,东海大桥自动驾驶测试运营商友道智途已累计梳理11类、1216条失效模式,形成758个故障安全保障方案,构建的“应急降级”安全决策体系,可实现车辆监测到无法即时恢复的异常情况时,会主动降速靠边停车,为自动驾驶再加一层“托底保障”。

  智能重卡“减员化”项目对推动国内自动驾驶载物应用有着重大意义。为此,上海市相继推出了《东海大桥智能重卡“减员化测试技术规范”》《自动驾驶测试专用道管理的办法》等文件,在东海大桥划定自动驾驶测试专用道,给“减员化”测试提供了政策空间。这是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管理办法的一次重大创新突破。

  未来,智能重卡的商业化运营将有效缓解东海大桥通行压力。东海大桥是洋山深水港唯一的陆路集疏运通道,在此进行5车编队跟驰自动驾驶运输作业,将进一步并将打破离岛跨海大运量运输瓶颈,缓解吞吐量翻倍增长造成的东海大桥通行压力,提升至少40%的通行效率,节省至少80%的人力成本。

  友道智途方面称,伴随浦东立法正式出台、临港集疏运中心建成使用、工信部开展L4准入试点,明年其将在集疏运中心—东海大桥—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之间率先开展无人化商业运营,跑通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上海标准,从东海大桥迈向全场景无人化。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