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天弘丰利基金经理杜广:把握可转债两大特性 风控应贯穿全流程

  原标题:基于可转债特性投资 追求长期稳定复利

  □天弘添利、天弘多元收益、天弘丰利 基金经理 杜广

  能攻善守的“固收+”产品由于较好的投资体验,已经成为许多投资者的选择。“固收+”产品对基金经理跨资产类别的投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在股票、转债等细分资产上形成深度认知、建立能力圈,也需要在组合管理方面,形成科学化、经得起市场检验的投资体系。

  在笔者看来,管理“固收+”产品组合有三个关键要素:一是“+”的资产或者策略,要能够长期稳定复利,而且长期收益率比纯债要高;二是资产或者策略之间的相关性要尽可能低,最好是负相关,以降低组合波动。三是有科学化的风险控制规则,避免不可逆的回撤发生,尤其是对于稳定型“固收+”产品需要将极端情况下的亏损,控制在客户可接受的范围之内。笔者管理多只不同策略的“固收+”产品,对于底层策略中的转债策略有一定心得。

  把握可转债两大特性

  市场长期形成的转债投研理念是将转债当作股票的替代品进行投资,往往对质地优秀的转债给予过高的、难以消化的溢价率水平。但从笔者过去的投资经验来看,这种做法的效果并不好,其背后的原因是多重的:第一,上市公司往往会在景气高点的时候,进行扩张、融资,发行可转债,投资者也容易犯线性外推的错误,为在景气高点的转债付出过高的溢价率,随后可能面临景气下行周期中的转债价值和溢价率双杀。第二,好公司、好股票、好转债,三者之间并不能严格意义上画等号,好的转债评估标准应是兑现转股期权的概率和兑现时短期的爆发力,从历史上来看具备这些特征、赚钱效应极佳的转债,往往是一些冷门、相对优秀的标的,并不是已经被大家充分挖掘、公认的好公司。

  因此,笔者认为,可转债的投资应该基于其自身特性,找到最容易赚钱的方式。可转债第一个特性是,对于大量中小市值、处于成长期的转债发行人,普遍具有极强的融资诉求,有强烈的促转股意愿。这个特性,将转债投资人与发行人的利益绑定起来,从历史上看,有大量的转债发行人,通过不断下修转股价的方式,促成转债涨到高价区域、完成转股。

  可转债的第二个特性是,因为有债底的保护,中低价区域的转债天然具有高盈亏比,为认知错误提供较强的保护。笔者此前在中低价区域布局了很多高成长标的,当时如果直接投资股票会有顾虑,但是投资转债能够较好地预期最大的下跌空间及所需承担的风险,更加敢于布局,取得了不错的收益。

  选择可转债标的时,笔者除了偏爱绝对价格不高的个券,在基本面方面最看重两点:一是公司本身的成长性,高成长性往往意味着强融资诉求和股价上涨空间。二是公司所处的周期位置。有些公司可能长期成长性不明显,但处在周期底部,周期到来时业绩爆发力也往往较强。

  除了基本面的深度研究,笔者还开发了多条量化策略,并进行分散投资,设置严格的止盈和止损规则,获取长期稳定的复利。在量化策略方面,并不主张数据挖掘,而是追求盈利来源的可解释性、可重复性,追究到策略有效性的本源。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