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基金经理偷吃是怎么回事 原来是这样

很多朋友初次投资基金时,经常会在评论区看到“偷吃”两个字,但不明白是什么“偷吃”是什么意思,那么基金经理偷吃是怎么一回事呢?是不是真的?

基金经理偷吃是怎么回事?

基金经理“偷吃”是指基金单位净值在开盘时间的估值,比当日晚上结算后的单位净值小的情况。有些投资者认为这部分缺少的净值,是被基金经理非法占有了,所以叫做“偷吃”。

那么基金经理是不是真的“偷吃”了呢?

投资者买入基金的钱是托管在银行、券商等托管机构的,并由托管机构进行监督,基金公司只负责基金的投资运作和管理。基金经理在投资操作时不会直接接触到资金,而是发布交易指令,由托管行来完成资金的划拨。基金管理人与资金是分离的,杜绝了资金被挪用的风险。

那么为什么估值与实际净值不一致呢?

我们看到的估值,通常是由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比如天天基金网、蚂蚁财富等)提供的,根据上个季度末,基金公司公布的基金持仓数据计算得出,但在实际中基金经理会经常性的调仓,所以计算出的估值会存在偏差。而结算净值是根据当天的实际持仓情况计算出来的,没有偏差。

总之,无论是严格的监管规定,还是高科技手段的大数据监控,都保证了基金经理很难“偷吃”,投资者可以放宽心。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