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爱尔眼科行贿成惯例?艾芬曝“500多名患者被吃回扣”:将举报至纪委

  1月6日至1月9日,微博认证为“武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的艾芬在微博上接连爆料,直指“爱尔眼科行贿”。

  艾芬公开表示,“爱尔眼科,行贿中国”。谁给爱尔介绍病人,爱尔就根据患者的手术费用对“转介人”按照一定比例进行返点,“转介费就是指回扣”。

  1月9日,涉事医院宿迁爱尔眼科医院紧急发布声明回应称,“目前网传的信息,我院于2019年已按照董事会相关要求进行了整改,严肃处理了违规员工,并撤换了管理团队。”

  时间财经以投资者身份致电上市公司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爱尔眼科”,300015.SZ)),公司证券部一位员工回应称,该涉事公司系宿迁爱尔眼科,上市公司仅通过基金参股,且公司是基金的LP(有限合伙人)。上市公司目前经营正常。

  实际上,爱尔眼科与艾芬的纠纷由来已久。一年前,“抗疫医生艾芬在爱尔眼科治疗致右眼近乎失明”的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对于与艾芬的沟通情况,上述员工表示,是艾芬拒绝沟通。

  或受上述事件影响,1月10日,爱尔眼科开盘重挫,一度跌近6%,截至收盘,爱尔眼科跌幅收窄至3.72%,报价37.29元/股,最新市值2016亿元。

将举报至纪委

  艾芬给出的举报材料披露了转介人职务、联系人、金额、开户行、卡号、患者姓名、手术日期、病种、手术费等内容。

  其中涉及患者500多名,患者的病种包括飞秒波差、白内障、全飞、角膜塑形镜等相关眼科手术,手术费从1000元到13000元不等。

  而转介人包括江苏省宿迁市多个县市区的医生、公职人员、社会人员,这些“转介人”拿宿迁爱尔眼科的“中介费”从70余元至2000余元不等,总金额为78万余元。

  据上游新闻报道称,明细中的3人回应称拿回扣一事属实,2019年被人举报后,相关部门已处理,他们已退还回扣。

  艾芬在微博中质疑爱尔眼科,“如此大的金额,如此众多的人群,是否构成行贿罪?”并表示,爱尔眼科应该是民营医院的老大,现在是名副其实中国最大的医院。爱尔眼科的行为不受约束和监管的话,别的医院会跟着它学,就会慢慢破坏整个中国医疗界的秩序。

  据媒体报道,艾芬举报爱尔眼科的名单系微博网友所给,该网友是爱尔眼科的员工。艾芬还表示,她还在写信,准备本周将这件事举报到纪委。

市值近腰斩

  上述涉事宿迁爱尔眼科目前并未成为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或只是爱尔眼科的一种运营方式。

  可参考的是,2021年12月17日,爱尔眼科发布公告收购义乌爱尔、沅江爱尔、盖州爱尔、佳木斯爱尔等共计14家眼科医院的控股权。

  安信证券一份研报称,“爱尔眼科从2014年开始通过并购基金的形式在体外设立或收购眼科医院,授权使用爱尔眼科品牌,并通过管理体系进行赋能,经过多年的孵化培育,大部分眼科医院陆续进入成熟期,逐步有序纳入上市公司体系将成为常态。”

  其认为,公司并购基金旗下医院在体外孵化阶段的使命已经完成,未来几年仍然是纳入上市公司的关键时期。

  根据爱尔眼科公告,2021年以来公司累计完成四次重要的收并购,共涉及眼科医院27家,对应2020年的营业收入体量合计达到5.99亿元。

  爱尔眼科官网介绍,公司是中国及全球范围医院规模和医疗能力领先的眼科医疗集团,在中国内地、欧洲、东南亚拥有3家上市公司,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开设眼科医院及中心达720家,其中中国内地611家。

  作为一家迅速扩张的民营医院,上市十余年时间,爱尔眼科总营收从2009年的6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19亿元,增幅19倍,归母净利润也一路攀升,从2009年的0.9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7.2亿元,增幅18倍。

  爱尔眼科市值从最初的69亿元不断突破,去年一度突破3600亿元,一度被市场称为“白马股”,更被喻为“眼茅”。然而,公司现今的股价较2021年7月历史高点接近腰斩,市值已经从最高点蒸发了近1900亿元。(北京时间财经陈世爱)

(文章来源:时间财经)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