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抗幽”龙头股开年涨逾70% 宁波民企高位接盘觊觎控制权

  权威、深度、实用的财经资讯都在这里

  “抗幽门螺杆菌概念”热度不减,龙头股亚太药业1月12日迎来连续第5个涨停板。

  股东坐不住了。

  亚太药业1月11日晚间公告,持股7.27%的股东宁波银行拟将所持3900万股股份清空,悉数转让给第一大股东富邦集团,交易价格为5.21元/股,转让总价款为2.03亿元。

  交易完成后,宁波银行将不再持有公司股份,富邦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将上升至18.02%。

  有意思的是,富邦集团是宁波银行的主要股东之一,是后者的第六大股东。

  与7.7元/股的最新股价相比,宁波银行的“清仓价”有约32%的“折扣”,“优惠”力度较大。但回看亚太药业近两年的K线图,公司股价长期徘徊在5元以下,2021年1月时最低跌到过3元左右。

  对“被动入局”的宁波银行而言,这次交易不失为一桩“好买卖”。

  2021年6月,宁波银行作为债权人,受让了亚太药业股东陈尧根名下2500万股、钟婉珍名下1400万股股份,用以抵偿两人欠下的约1.6亿元债务,持股比例升至7.27%。由此测算,宁波银行的持股成本约为4元/股。

  随着司法拍卖持续上演,亚太药业股价萎靡不振,直到今年初突然迎来一波凌厉的上涨,2022开年以来其股价累计涨幅达72%。

  驱动股价连续上涨的原因是一则“幽门螺杆菌被美国列为明确致癌物”的消息。在互动平台上,面对投资者有关抗幽门螺杆菌的相关提问,公司也“不厌其烦”给予了积极回复。

  对宁波银行而言,本次逢高出售股份,可获得约30%的收益。“对金融机构而言,追求的并非利益最大化,是稳健的收益。”投行人士对记者说,“从另一个角度看,亚太药业的遗留问题仍未清理完毕,基本面并未得到改善,见好就收是明智的选择。”

  对受让方富邦集团而言,这笔交易具有战略意义。作为“狩猎者”,富邦集团一致行动人汉贵投资早已潜伏多时。2021年7月开始,富邦集团及其盟军多次参与亚太药业司法拍卖,陆续将10%以上的股份收入囊中,耗资2亿多元。另外,富邦集团还通过二级市场,增持了亚太药业0.68%股份。

  “双线作战”持续加码后,富邦集团已持有上市公司10.75%的股份,跻身为第一大股东。

  回溯资料,亚太药业前实控人陈尧根、钟婉珍夫妇因借款纠纷,被多家金融机构起诉,所持上市公司股份被不断“瓜分”,致使亚太药业股权结构趋于分散。2021年11月,亚太药业宣告,因股权分散,公司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状态。

  资料显示,富邦集团为宁波民企,注册资本2.7亿元,是一家以工业为主体,集商贸、房地产、能源、科研、酒店服务、金融投资、体育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企业集团,连续多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行列。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宋汉平等管理团队,旗下还有另一家老牌上市公司宁波富邦。据财报数据,富邦集团截至2020年末总资产219亿元,2020年实现营收约91亿元,实现净利润5.54亿元。

  在最新的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中,富邦集团明确表示,谋求亚太药业的控股股东地位。

  回到亚太药业的基本面,仍难言乐观。2019年,亚太药业受子公司财务造假及失控、违规担保等因素影响,亏损19亿元;2020年有所恢复,盈利2727万元;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同比下降39.5%,亏损9511万元。2021年11月,新世纪评级将亚太药业信用等级从BB下调至B。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