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为2000余种危害物造册 违禁成分无处可逃 省食检院危害物快速筛查技术获突破

  “网红”减肥食品,是否含有有害化合物?过去,必须要有“标准品”对比,现在,依靠一个神奇的数据库即可实现。

  1月24日,在省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以下简称“省食检院”)实验室,技术骨干吴婉琴正在将处理后的某保健食品样品送进检测仪器,随后将采集的数据与省食检院自建数据库进行对比。一旦与相关指标吻合,则说明样品里含有有害化合物。约十分钟后,吴婉琴判断:“目前看来,该样品未检出有害化合物。”

  这个神奇的数据库,囊括2000余种食品安全危害物的高分辨质谱数据。遇上危害物,识别效率极高。“这种检验方法离开了对‘标准品’的依赖,实现了定向检验向非靶向筛查的转变。此外,对于筛查过程中发现的新型风险物质,我们还会申请CAS编号和研制国家标准样品,让它进入‘黑名单’。”

  在危害物非靶向筛查技术研究方向上的突破,正是省食检院在食品安全关键技术领域交出亮眼答卷的有力注脚——近年来主持和参与的科研课题共36项,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9项;主持和参与研制的标准项目共76项,包括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1项、国家标准样品5项、国家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及快检方法34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畜禽产品、水产品和食用菌等是我省优势特色食品,省食检院以这些特产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入开展危害物的转化、代谢机制研究,识别确证危害物标志物,并开发标志物检测新技术。近年来,已成功识别了畜禽肉及其制品中工业松香标志物、蔬菜中农药毒死蜱残留标志物等,填补了监管监测技术方法的空白。

  快速检测能够迅速、高效地为消费者的“菜篮子”安全保驾护航。近年来,省食检院持续开展抗原合成、抗体研制、纳米芯片制备应用等技术攻关,已成功研制出铝残留量快检试剂盒等,不断推进快检技术的标准化、规范化。

  2021年9月6日,经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批准,省食检院独立建设“动物源性食品中重点化学危害物检测技术”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省食检院院长范志勇表示,下一步该院将依托重点实验室建设运行,持续提升高度协同的“高效确证+快检+符合性检验”的体系化检测能力,不断突破食品安全检测关键技术,构建以预防为主的基于供应链管理的食品安全技术支撑体系,深度服务食品安全监管。

(文章来源:湖北日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