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财经分析】印度央行或维持基准利率不变并上调逆回购利率

  正在举行的印度央行货币政策会议引发市场密切关注。根据2021年12月印度央行货币政策会议提供的思路指引——印度央行的政策重心在经济增长和控制通胀两个方面,市场机构预计,为支持经济增长,印度央行将维持4%的基准利率不变;同时,为回收流动性和控制通胀,印度央行将上调逆回购利率约30个基点。

  印度央行从8日开始召开本年度(2022年)的第一次双月货币政策会议,也是本财年(2021年4月—2022年3月)的最后一次双月货币政策会议。此次会议的宏观经济背景值得关注。

  首先是印度经济规模已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且继续复苏势头良好。印度中央统计局数据显示,在2021年7—9月份,印度经济规模已小幅超出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水平。这一复苏趋势在2021年的最后一个季度,以及在2022年的1月份,均保持良好。尽管去年底、今年初,奥密克戎的传播一度对经济复苏产生影响,但由于印度政府并未采取严厉的封锁措施,这一影响力度非常有限。印度财政部长西塔拉曼的最新预测是,印度经济在本财年将实现9.2%的增速,下一财年的增长约在8%—8.5%,在大型经济体中处于绝对领先位置。

  对于印度央行来说,因为经济规模已基本复苏,其近三年来一直实施的宽松货币政策似乎可以缓慢收紧。早在2021年2月份,印度央行就表达了推进货币政策正常化的想法,但受限于疫情等因素影响,迟迟没有实施。当前印度经济复苏趋势已经确立,实施货币政策正常化可谓正当其时。

  其次,印度央行对物价水平关注度上升。维持物价稳定一直是印度央行的法定职责,促进经济增长却不是。近三年来,印度央行持续把政策重心大幅偏向在经济增长上,对通胀的容忍度不断提高,导致印度物价持续上涨。印度中央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12月,印度的CPI已经接近6%,即接近印度央行中期通胀目标的上限。如果再考虑印度政府已对燃油价格冻结三个月、下调了食用油进口关税等因素,印度的通胀压力可以想见。在2021年12月的双月货币政策会议上,印度央行已经明确,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将对通胀保持警惕。印度央行的这一表述在近三年来非常罕见。

  第三,印度财政部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对印度央行货币政策构成制约。印度政府在下个财年将总借款额度提高至14.95万亿卢比,这要求印度央行实施相关支持政策,从而避免10年期政府债券收益率的大幅上涨。

  最后,美联储即将在3月份开始实施的收紧政策也对印度央行构成影响。美联储加息后,如果印度央行按兵不动,印度和美国之间的息差将会收窄,导致印度市场的海外资金加快流出,对印度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构成影响。

  综合来看,上述因素决定了印度央行既要有政策支持财政扩张,又要采取措施控制通胀。在此基础上,印度国内市场机构普遍预计,印度央行可能会在10日宣布,维持现行的4%基准利率不变,并同时上调逆回购利率约30个基点以收紧流动性、抑制通胀。印度经济媒体《MINT》进行的调查表明,在12个经济学家中,有8位认为印度央行应该上调逆回购利率20—25个基点。目前印度央行的逆回购利率为3.35%。

  “印度财政部的扩展性财政政策将在下个财年引领投资和经济增长,目前的疫情已经处于下降态势,且影响不大,这为印度央行缓慢撤出此前的经济增长支持政策提供了条件。印度央行可能会将逆回购利率上调20个基点。”印度市场研究机构QuantEco Research的经济学家库马尔说。

  印度国家银行的研究报告同样显示,作为印度央行管理流动性的主要工具,现阶段是印度央行上调逆回购利率20个基点的恰当时机。

  至于基准利率,印度国内的市场机构普遍认为,印度央行需要更多时间,可能会在4月份甚至6月份进行上调。“印度央行还需对美联储的政策进行观察。如果印度央行在2月份上调逆回购利率,将向市场发出货币政策正常化的信号。基准利率的上调可能会在4月份。”印度孟买一家经纪机构表示。

  在利率之外,印度央行的货币政策立场也是市场关注点。但在这一点上,印度市场陷入分裂,主张继续宽松和修改为中性的都大有人在。考虑到印度央行从去年开始就主张货币政策正常化和当前印度经济复苏趋势良好,印度央行或大概率调整货币立场,将此前的持续宽松修改为中立。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