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能人返乡兴农记

  “在去年底结束的换届选举中,我镇11个村,新当选的村支书、主任有8位,全是返乡能人。”日前,咸安区官埠桥镇党委书记张文彬说。

  “为何动作如此之大?”记者好奇。

  “因为返乡能人见识广、能力强,工作搞得好啊!”张文彬脱口回答。

  当天,记者采访了该镇三位返乡能人,见证了一段“企业家治村”的故事。

  “我是从农村走出去的,应该回来做点事!”

  西服熨得笔挺,皮鞋却沾满泥巴……记者见到张公庙村党总支书记余道华时,他刚从项目征地拆迁现场赶回。

  这并不是记者脑海中“标准”的村干部形象,倒像标准“生意人”。

  做生意,余道华是成功的。1993年,30岁的他到一家制衣厂当厂长。企业改制后,他买下厂子,自己当老板。随着产业的扩展,他“头衔”越来越多:咸宁市华欣制衣有限公司总经理、通山太阳溪漂流有限公司董事长、湖北华仕欣防护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连续三届当选咸宁市人大代表……

  2018年4月,官埠桥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上门,请他参加村换届选举。那时的张公庙村,村集体负债严重,村民人心涣散……

  “我是从农村走出去的,应该回来做点事!”当年10月,余道华将生意交由儿子打理,毅然回村。当选村支书后,大到项目协调,小至邻里纠纷,生活“一地鸡毛”。

  张公庙村地处官埠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核心区域,从2005年修建桂乡大道以来,先后有几十个项目进入村辖区,陆陆续续在村征地15000余亩,涉及29个组500多户村民需整体搬迁。在这些项目建设的背后,余道华忙碌着,奔波着,十分有耐心。

  “个人富了不算本事,群众都富了才算有能耐。”余道华说。这几年,他带领村两委发展集体经济,通过将集体资产出租等方式,村级收入年增50多万元;借助打造美丽乡村的契机,对村内道路进行修整;通过自己的企业,安置80多位村民就业。

  致富思源。他把群众冷暖时刻挂在心上,关注弱势群体,热心扶贫帮困。先后资助多名困难学生上大学;出资近8万元帮一残疾人家庭建房、就医、创业;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不仅全身心扑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还向村、镇、区捐赠了价值近百万元的物资……

  短短3年多,一个充满活力的张公庙村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退役了,我还是个兵!”

  一进官埠村,只见笔直宽敞的柏油路望不到头,一座座典雅漂亮的农家小楼集中连片,苗木基地绿树成行,蔬菜大棚瓜果飘香……一切都在展示着这里的富足与安康。

  “退役了,我还是个兵!军人作风对我做农村工作帮助巨大。”43岁的村党总支书记徐勇说。

  有一种成就源自坚韧。在徐勇的身上,记者明显体会出了这种军人特质。

  上世纪90年代,徐勇退役后曾到广东东莞谋生,摆过地摊、做过销售、经营过餐馆,2009年回到官埠桥镇经商,建起全镇第一个商品房小区。

  2012年,官埠村的发展遇到瓶颈,重选带头人至关重要。在家乡的召唤下,徐勇毅然放下生意,回到村里被选为村主任,2014年又高票当选为村支书。

  (下转第六版)

(文章来源:咸宁日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