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1月通胀数据点评:双回落 价格助力稳增长

  CPI重回“零时代”,节日因素支撑非食品价格。1月,受疫情散发、食品价格同比回落等因素影响,CPI 同比涨幅较前值回落0.6 个百分点至0.9%,基本符合预期。虽然节日因素对部分食品价格有所拉升,但受散点疫情以及猪肉供给充足等影响,1 月食品价格下降3.8%,降幅比上月扩大2.6 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72 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2.0%,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64 个百分点,保供稳价政策效果持续显现,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2.5%,涨幅回落0.4 个百分点,其中汽油和柴油价格都有所回落;春节临近,服务价格上涨1.7%,涨幅比上月扩大0.2 个百分点。七大类价格同比六涨一降,除交通通信同比涨幅扩大0.2 个百分点至5.2%,以及其他用品及服务同比降幅收窄外,其他五类同比涨幅都有回落,上游产品价格回落影响交通工具用燃料同比涨幅缩小2.3 个百分点至20.2%;在春节临近因素影响下,服务价格上涨1.7%,涨幅扩大0.2 个百分点,其中家庭服务价格同比涨幅扩大2.8 个百分点至6.2%,飞机票价格上涨20.8%;教育服务和医疗服务价格分别上涨2.7%和0.9%。环比来看,CPI 由上月下降0.3%转为上涨0.4%。受节日因素带动鲜菜鲜果等价格上涨影响,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0.6%转为上涨1.4%;受国际能源价格上行、节前出行增加以及服务需求增多影响,非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0.2%转为上涨0.2%,七大类价格环比四涨一平两降。工业消费品价格由上月下降0.5%转为持平,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气价格反弹带动交通工具用燃料价格由环比下降5.2%转为上涨2.2%;今年就地过年影响减弱,节前出行有所增加,飞机票、交通工具租赁费和长途汽车价格分别上涨12.4%、9.8%和5.2%;同时受返乡潮及春节前期服务需求增加影响,家政服务、母婴护理服务和美发等价格均有所上涨,涨幅在2.6%至9.1%之间。

  1 月,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 同比上涨1.2%,涨幅与上月相同。

  鲜菜鲜果价格环比上涨,猪肉价格同比降幅扩大。同比来看,1月畜肉类价格下降25.6%,降幅较上月扩大3.4个百分点。受去年同期基数较高以及蔬菜上市量继续增加影响,鲜菜价格由上月上涨10.6%转为下降4.1%,而在春节临近因素影响下,鲜果价格同比涨幅扩大5.1 个百分点至9.9%。冬季腌腊基本结束,猪肉处于销售淡季,猪肉价格下降41.6%,降幅扩大4.9个百分点。环比来看,食品烟酒子类别价格涨跌不一,鲜菜、鲜果、水产品以及卷烟价格上升,粮食、畜肉类、蛋奶以及酒类价格下行,食用油价格与上月持平。畜肉类环比价格下降0.8%,在冬季腌腊结束以及节前生猪出栏加快影响下,猪肉供应较为充足,猪肉价格由上月环比上涨0.4%转为下降2.5%;在节前需求增多影响下,鲜菜价格由上月环比下降8.3%转为上升3.1%,鲜果价格涨幅扩大3.8 个百分点至7.2%,但天气好、就地过年保障城市供应等使得涨幅低于历史春节水平。虽然发改委表示将视情启动猪肉储备收储工作,或在一定程度上支撑猪肉价格,但2月高频数据显示28 种重点监测蔬菜价格、猪肉价格均呈现下行趋势,且节日因素消退,2 月食品CPI 或延续下行态势。

  PPI同比涨幅继续回落,行业价格走势分化。从环比来看,1月PPI 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1.0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降幅收窄1.4个百分点至0.2%;生活资料价格与上月持平,上游产品价格继续回落。从行业来看,不同行业价格走势分化,在保供稳价政策及节前施工淡季因素作用下,煤炭、钢材等相关行业价格回落;受地缘政治等影响,国际原油及有色金属价格有所回升,石油、有色金属相关行业价格回暖;继续受到燃煤发电市场交易价格浮动范围扩大影响,电力相关行业价格上行。具体来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由上月下降6.9%转为上涨2.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价格降幅收窄;春节因素拉动食品制造业价格上涨0.3%。同比来看,1 月PPI 上涨9.1%,涨幅比上月继续回落1.2 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1.8%,涨幅继续回落1.6 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8%,涨幅回落0.2 个百分点。调查的40 个工业行业大类中,价格上涨的有36 个,比上月减少1个。主要行业中,价格涨幅回落最大的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其次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然后是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以及石油煤炭及其它燃料加工业,涨幅回落幅度均在5%以上;而价格涨幅扩大最多的仍是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在节日需求拉动下食品制造业和纺织服装制造业价格涨幅也有所增大。2 月,南华工业品指数继续走高,受俄乌地缘政治、OPEC+部分产油国增产不及预期以及天气寒冷等因素影响,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加大,原油价格高位波动,但随着新冠疫情影响逐步减弱,OPEC+维持增产计划不变,非OPEC+原油产量逐步恢复,叠加天气逐渐转暖,预计石油价格短期高位波动,中长期逐步回落。保供稳价政策效果持续释放、煤炭供给继续回复,叠加去年基数逐渐走高,预计2月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增速维持回落态势,但在国际能源价格走高背景下回落幅度或有所减小。

  预计CPI 或延续下行,PPI 温和回落。1月,CPI 和PPI剪刀差继续收敛,由上月8.8 个百分点下降至8.2 个百分点。CPI 方面,在1 月份0.9%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5 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0.4个百分点。节日因素消退或影响食品价格稳中有降,节后出行减少叠加开学季将影响非食品价格较温和,综合来看,2月CPI 或小幅下行,但跌幅激增的概率较小。PPI 方面,在1 月份9.1%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9.3 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0.2 个百分点。煤炭保供稳价政策效果继续释放,但效果逐步减弱,节后开工或对建材等相关行业价格形成支撑,但能源及有色金属价格仍受俄乌局势等突发事件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因素影响,预计2月PPI 继续回落,但回落幅度或较温和。

  风险提示:原油价格大幅波动、需求不及预期。

(文章来源:西南证券)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