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平安资管任峥:FOF投资最重要的是认清自己的能力圈

  乒乓球圈有着“既然想赢,就别怕输”的共识,在你来我往的乒乓球桌上,高度的专注力、果断的执行力、敏锐的判断力必不可少。擅长打乒乓球的平安资管基金事业部FOF投资团队负责人任峥,面对千变万化的资本市场亦游刃有余。在他带领下的平安资管FOF投资团队,已连续多年斩获领跑行业的优异投资业绩。

  平安资管是中国最早布局FOF投资的机构投资者之一,早在1998年中国公募基金启航之年即已开展保险资金FOF投资业务,现已成为国内最大的FOF投资管理机构之一,FOF投资规模约1300亿元。

  保险资管拥有深厚的FOF投资底蕴

  上海证券报:从业20多年,你是如何看待FOF投资的?

  任峥:跟股票投资相比,FOF投资有很大的差异。股票投研是偏稳态的,主要围绕相对客观的基本面去做研究。但FOF投研有着更高的一个层次,就是对人的理解和把握。对基金经理画像,有点像公司选拔人才,很多因素是不可控的,需要不断积累并形成一套自成体系的评价方法,对投资经理有更复合的知识体系的要求。

  更为重要的是,全市场有上万支基金、几千名基金经理,并且在持续更新迭代,FOF投资更需要有强大的团队协同和科技赋能。在这方面,平安资管构建了独特成熟的市场/策略/管理人三角研究体系和单资产/跨资产比较相结合的资产配置方法,并且自建了KYMF平安智能委外投资管理系统,提供FOF投研全场景的平台支持,形成了市场上较为完整的基金经理图谱,这是我们的领先优势。

  上海证券报:相比其他类型的资管机构,保险资管做FOF投资的优势有哪些?

  任峥:首先,FOF投资其实是险资一个传统的投资业务。平安资管FOF业务的品牌口号叫“精于配置,专于选人:FOF投资始于1998”,这句口号很好地体现了保险资管的三个特点:起步早、配置强、选人准。在FOF投资领域,保险资管有很好的底蕴。

  其次,保险资管长期管理大型机构资金,除了母公司的保险资金之外,也很早就开始探索第三方资产管理业务,背靠诸多机构资金的配置需求,应该是最懂机构委托需求的FOF投资管理机构之一了。

  最后,保险资管的身份相对中立,并没有投资内部产品的导流压力,只对客户负责,只对业绩负责。所以,会基于全市场基金管理人能力评价,挑选最适合投资需求的基金。

  坚持成长型思维,做长期正确的事

  上海证券报:你的投资风格和投资理念可以介绍一下吗?

  任峥:我的个人投资风格,整体是呈现均衡偏成长的风格。一方面,希望通过投资具有成长性的产业和公司,获取盈利增长带来的价值增长。另一方面,我也希望组合的收益来源更加多元而分散,从而保证业绩的持续稳定。

  在投资体系方面,我强调“基本面研究+管理人研究+组合动态均衡”。通过自上而下的研究体系,宏观研究判断大势,中观研究比较行业,微观研究跟踪验证。同时,通过自下而上的基金经理选择,把组合尽量配置在有吸引力的底层资产上,利用组合构建和管理方法,做好动态优化和均衡。

  上海证券报:FOF投资强调“选人”,你在管理人选择上的评价标准有哪些?

  任峥:对于基金管理人的研究工作,我重点关注四个方面:

  第一,是否具有成熟的投资理念。通俗地讲,就是“自知”,了解自己的能力圈,并且在自己的能力圈里做投资。第二,是否运用稳定的投资方法。即有一套讲得清楚、不断完善的方法体系,来运行一个组合。第三,保持勤奋的投资态度至关重要。勤能补拙,投资态度决定了基金经理是否能够持续复制优秀业绩。第四,能否实现优良的投资业绩。我会非常重视业绩的追踪,当一个基金经理的业绩出现波动,而且有些是不能解释的,我就会非常小心了。

  上海证券报:近年来基金圈时常出现“冠军魔咒”,短期业绩波动会对投资心态有直接影响。你平时是如何舒缓压力,应对业绩波动的?

  任峥: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尔提出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的概念。在固定型思维当中,个人追求结果,忽略过程;而成长型思维指导下,个人更关心如何去实现结果,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努力做到更好。当我用成长型思维对价值观调整后,我对所焦虑和恐惧的问题就得到了极大的舒缓。

  在投资中,过度关注短期得失,很容易被结果所绑架,面对市场的变化,我们只能决定用什么样的态度和价值观做好决策,不断依靠自己的理念方法做出长期正确的决定。所以,平安资管的价值观“以客户为中心,做长期正确的事”,对我来讲,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指引。不把结果放在眼下,时间终会给予回报。

  构建FOF阿尔法金字塔

  上海证券报:说到业绩,你所管理的平安资管如意11号(新动力FOF)近三年收益率171.23%,在保险资管FOF型产品中业绩排第一,保持长期优秀业绩的秘诀是什么?

  任峥:我觉得“如意11号”取得相对长期一些的优良业绩,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首先,归因于我们对产品成长风格的定位。在2017年创设产品之初,市场上没有一只明确定位做成长风格的FOF产品,当时基于投资新经济获取经济新动力的清晰成长风格定位,为“如意11号”长期获取较高收益打下了基础。

  其次,我们不断打磨组合管理方法、丰富组合收益来源、完善组合构建框架。通过对投资框架进行不断地优化完善,极大丰富了组合的核心收益来源,发挥了平安资管“管理人研究+产业基本面研究”的核心投研能力。

  最后,产品的成功一定离不开团队的综合实力、投资经理的能力圈和努力程度。像“如意11号”FOF组合里面有100多支基金,这100多个管理人的挖掘、跟踪、比较和验证,依靠我个人是非常难实现的。我深知我的能力圈在哪里,尽量扬长避短,用有限的精力最大程度守护能力圈,保证业绩在我可理解的范围内能够稳定和持续。

  上海证券报:你认为FOF产品要创造阿尔法,争取超额收益,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实现?

  任峥:在我的投资框架中,收益的阿尔法有三个层次,可比作一个“阿尔法金字塔”。

  第一层金字塔底座,是优秀管理人的阿尔法。这是FOF投资超额收益的根基,也是我们确定性最高的收益来源。这方面,我们的优势是不止于发现最头部、最优秀的基金经理,而是有能力把那些还未被市场所认知,但有潜质的基金经理找出来。

  第二层金字塔中部,是基本面的阿尔法。举例来说,疫情发生后,我们配置了内需消费和医药,下半年又配置了新能源,到年底又加强了对军工的配置。通过加深对产业的理解,让组合所配置的方向能捕捉到好的产业基本面带来的回报。

  第三层金字塔顶部,是资产配置的阿尔法。当市场遇到系统性的下跌风险时,通过适度降低仓位,以控制净值的阶段性回撤幅度,它是一个风险控制的手段。

  总体而言,什么是FOF投资不变的原则和方法?我认为,就是通过做好分类比较,把能满足实现产品投资目标的各类资产的优秀管理人,放入我们的FOF组合,品种尽可能地分散和相互独立,并且不断地跟踪验证,做好动态优化,以此实现组合收益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