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调整已至尾声? 他说可静待医药板块估值修复

  张羽翔鹏华基金量化及衍生品投资部基金经理

  工学硕士,13年证券从业经验。曾任招商银行软件中心(原深圳市融博技术公司)数据分析师;2011年3月加盟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监察稽核部资深金融工程师、量化及衍生品投资部资深量化研究员,擅长金融工程、量化研究等。2021年6月11日起担任鹏华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交易ETF基金经理。

  以下是访谈实录

  医药板块估值已趋于合理值得投资者长期关注

  第一财经:本期邀请的嘉宾是来自鹏华香港医药ETF基金经理张羽翔先生。你好张总,感谢接受我们的专访。第一个问题,经历从去年到今年年初医药板块的深度回调后,您如何看待当前医药板块投资机会?如果请您用一句话总结您会怎么说?

  鹏华基金张羽翔:我认为用一句话表述就是:“不破不立,静待估值修复。”我们都知道从2021年下半年,其实整个医药板块也是进入了一个快速的下杀,它的估值经历这么久的下跌,其实估值已经趋于合理,值得投资者长期配置。而且医药板块是长期的一个赛道,也是值得投资者长期关注的一个领域。

  医药板块的中长期投资逻辑并未发生变化

  第一财经:医药板块曾被很多人认为是防御性行业,但是从去年到现在的表现应该也是跌出了很多人的心理预期。请问您怎么看医药板块近期表现背后的原因?另外医药板块的投资逻辑发生变化了吗?

  鹏华基金张羽翔:首先在整个2020年,因为疫情的原因以及海外放水的原因,使得整个医药板块拔估值的情况比较明显。在2021年下半年及今年年初都是整个板块估值调整的过程,那么我们认为整个医疗板块中长期的投资逻辑并没有发生变化。那么在整个医改的过程中,我们认为医药行业的空间更大了,从原来的立足于本国市场,出现了国内国外双轮驱动的投资主线。

  拥有创新能力的药企仍具备发展潜力

  第一财经:您认为医药板块的投资逻辑是没有发生变化的,但我想有些人不一定认同。因为随着像类似于集采这样的政策推动,很多医药公司的利润确实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您怎么看?

  鹏华基金张羽翔:我想这个是要一分为二的看。首先那些不具有创新意识的仿制药、基础化工药的这些公司,必然是在整个的医疗体制改革中受损的行业。但是我们看那些具有创新意识,能够走出去,然后在国际市场上建立自己品牌的医药公司,其实在创新药的准入的事件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些端倪。其实医保改革并不是要掐死这些企业的利润,我们还是给了这些具有创新意识的药企一定的、合理的利润空间。这些药企在创新机制的加成下,其实未来的发展空间还是非常广阔的。而且借鉴国外这些具有创新意识的药企,其实是可以类比的。它们的发展速度也是高速的,具有创新意识的这些创新药企业还是会取得一个蓬勃发展的机会。

  药企创新是必由之路 “出海”发展仍有挑战

  第一财经:说到创新药,您如何评价当前我国在创新药领域发展的情况?另外这些创新药公司它们在出海方面进展如何?

  鹏华基金张羽翔:首先创新药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且我们认为创新药的国际化走出去也会遵循以前我们进入WTO的一个过程。首先要了解规则、熟悉规则、尊重规则,然后制定规则。那么我们创新药的国际化道路也是同样的,虽然前期我们有些上市公司在美国市场进行准入被驳回,需要补充相应的美国的一些数据,但是我认为这是整个创新药漫长国际化过程中的一个小波折。我们只有了解了国际上的医疗体制规则,然后遵守规则,未来我们才能够自己制定规则,才能够成为整个国际医药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新药研发九死一生却依然是药企必须面对的情况

  第一财经:但是创新药的研发本来也是九死一生的,其实这个过程中的难度也是比较大的。

  鹏华基金张羽翔:对,首先为什么这些创新药企业的估值会相对比其它的药企高?首先它是个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所以说医药的研发也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非常好的创新药的一个研发,其实要花到5到10年才能够真正被广大的患者使用。那么我们认为虽然它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但是它未来的发展却是整个药企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环节。

  价跌量升集采背景下相关企业仍能保持合理增速

  第一财经:您预计2022年在医药领域的集采会对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鹏华基金张羽翔:从2018年以来,我们经历了若干次集采政策的演变,整个集采政策在医保体制的改革下还是要陆续的演变。我们还是为了更多的人能够吃上更好的药,然后使更多的人享受好的医疗保障。那么虽然这些药品准入的企业进行了降价,但是在医保的大盘子下,给这种企业带来了更多量的提升。我们都知道企业的收入是来源于价和量,那么我们认为在整个量的提升情况下,还是可以保证这些企业的收入和利润有一个合理的增速。

  高值医用耗材带量采购持续推进

  给国产医疗器械企业带来更多机会

  第一财经:近期我们也看到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深化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大量采购改革进展的政策例行吹风会。在您看来,随着高值医用耗材未来纳入集采的话,可能带来的影响会是怎样的?

  鹏华基金张羽翔:首先高端的耗材是一个以前没有涉及到的领域,那么我们今年把高端耗材列入了集采的范围内,必然会使这种高端耗材的价格有明显的下降,使广大的患者受益,这是我们改革的初衷。但是我们也看到更多的机会,首先高端耗材原来很多都来源于进口,那么这次给了国内企业一个准入的机会。使得我国的医疗器械企业在这个环境中逐渐壮大。

  九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

  创新、全产业链、国际化是关键词

  第一财经:近日有关部门也发布了《“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提出了6项具体目标,包括在十四五期间,医药工业的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的年均增速要保持在8%以上,另外全行业的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0%以上。到2025年创新产品新增销售额占全行业营业收入增量的比重要进一步增加等等。您如何看待相关政策对我国医药行业领域整体的影响?

  鹏华基金张羽翔:首先这些国家出台的政策,说明医药行业还是整个国家未来的战略行业,国家鼓励医药行业创新发展。我们也可以看到给医药板块定的目标是高于国家GDP增长速率的,那么我们整个的医药行业还是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特别是在这种老龄化的背景下,其实我们的医药行业还是有一个非常广阔的空间的。然后也制定了相应的目标,指出了我国医疗行业未来发展的路径,就是创新,然后国际化。

  2022年可关注CXO和医疗器械领域机会

  第一财经:在您心目中,您觉得2022年医药板块哪些细分子行业更值得关注?

  鹏华基金张羽翔:首先我们认为CXO的行业因为前期估值调整的比较剧烈,那么当前整个的估值其实处于超调的过程中,在整个市场环境配合下,其实我们认为CXO行业未来业绩会证明它的估值合理性,或许会有一定的表现。

  剩下就是刚才说的这种医疗设备,那么我们的企业也在创新发展,在整个大环境政策的支持下,医疗器械行业也会取得一个很好的发展。

  港股调整幅度较深未来港股医药行业机会较大

  第一财经:相较于A股而言,在您看来2022年港股生物医药板块的机会怎么样?

  鹏华基金张羽翔:首先港股是因为它特殊的上市制度,其实从2018年以来吸引了很多海外学有所成的医疗科学家回归,创造了很多生物科技公司。港股比A股在这种医疗公司方面更具有活力,更具创新精神,有很多的创新药和医疗设备企业。2021年下半年港股调整的幅度是非常大的,大概率是因为首先它估值相对比较高,其次是受到美联储的影响,但是我们认为当前的股价已经反映了这种预期,未来我们认为港股医药行业的机会还是比较大的。

  依据投资理念配置医药板块

  第一财经:对于想抄底医药板块的投资者而言,你会给大家一些怎样的建议?

  鹏华基金张羽翔:我认为要根据投资者的投资理念。首先在医药行业中,其实医疗这些年加成了科技的属性,不光有防御的属性,还有科技的属性。而且创新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我们自己在挑选标的的时候,还是更加应该在这种具有创新意识的个股或赛道中进行挑选。如果你是偏防御的投资者,也可以在医药板块中偏消费的子领域进行挑选,比如我们的中药子领域,其实也有很多性价比比较高的,而且是ToC端的,比较偏消费概念的个股中去挑选。

  风险提示:以上仅代表基金经理个人观点,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不代表产品过去及未来持仓。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以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