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财政部:用好政策工具箱 实施更大力度减税降费

  2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财政改革发展工作。财政部部长刘昆在会上表示,今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特别是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将较大幅度增加,继续向困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倾斜,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刘昆曾在近日撰文指出,财政政策发力要适当靠前,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而对于财政政策如何适当靠前发力,刘昆在会上表示,实际上就是要用好政策工具箱,打足提前量,早出台政策、早落地见效。重点要做好六方面工作:一是实施更大力度减税降费;二是保持适当支出强度;三是合理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四是加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五是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六是严肃财经纪律。

  在去年1.1万亿元的基础上,财政部明确今年将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这是否将放缓财政收入?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对此表示,近年来,财政部坚持把减税降费作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重要“先手棋”,着力用政府收入的“减法”,换取企业效益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通过减税降费来推动经济增长。“实际上,减税降费表面来看是收入在减少,但实质上换来了经济增长和后续财政收入的增加。”

  许宏才称,今年财政部门将认真实施好组合式减税降费,助力市场主体迸发出更大的发展活力。一是力度更大,延续实施涉及科技、就业创业、医疗、教育等11项税费优惠政策,扩大部分已有政策的优惠力度,并且要及早推出一些新的政策举措;二是精准发力,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小微企业纾困和科技创新,研究出台精准帮扶措施;三是协同施策,注重减税降费政策与其他积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的协同联动。

  为保障地方财政支出,刘昆指出,今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特别是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将较大幅度增加,继续向困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倾斜,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在许宏才看来,建立财政直达机制是财政管理工作的重大创新。2021年,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常态化实施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并扩大范围。从去年全年运行的情况来看,财政直达机制发挥了“一竿子插到底”优势,实现了管理效能和资金效益“双提升”。今年,财政部将进一步扩大直达资金的范围,完善直达资金的管理制度,强化资金监管,确保直达资金规范安全高效使用,更好地发挥作用,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许宏才还表示,财政部将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地方(包括省级财政、市级财政)加强对县级财力的保障,通过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和实施相关的引导政策,支持地方各级政府落实减税降费措施,支持基层做好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等“三保”工作,确保基层财政稳健运行。

  此外,对于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工作,许宏才表示,当前加快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主要是为了尽早发挥对有效投资的拉动作用。今年全年财政部都要指导督促地方加快资金使用进度,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更好发挥对经济的有效拉动作用。

  针对此前有部分地方养老金出现缺口的情况,刘昆在会上强调,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不管是在什么地方、在哪个省、在哪个市县,都能确保及时足额发放。

  “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国社保基金滚存结余4.8万亿元,可支付月数在14个月以上。基金整体上是收大于支。”财政部副部长余蔚平表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已于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目前,财政部正在抓紧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文件,测算资金调拨规模,合理调剂地区间基金余缺,加强对地方实施工作的跟踪指导,及时调整完善政策举措。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