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可转债为何被强赎? 一文看懂!

  近期,有多家上市公司对可转债实施提前赎回。

  “近期,逆周期调节的宏观政策预期有利于增加市场流动性,股价有总体看好之势,因此发生多只可转债强制赎回也就在情理之中了”,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候说道,“”

  多只可转债强赎

  3月1日,百川股份再次发布关于“百川转债”赎回实施的提示性公告,“百川转债”拟于3月2日停止交易。3月1日收市后仍未转股的“百川转债”将被强制赎回,赎回价格为100.397元/张,本次赎回完成后,“百川转债”将在深交所摘牌。

  百川股份于2020年1月3日发行了520万张可转债,每张面值100元,发行总额为5.2亿元。本次可转债初始转股价格为6元/股,后因实施利润分配方案,转股价格调整为5.77元/股。百川转债3月1日收盘价为233.39元,投资者所持可转债如果未能及时转股或者出售,而被公司赎回的话,将会面临一定亏损。

  此前“核能转债”也发布了多次关于实施核能转债赎回暨摘牌的提示公告,“核能转债”将于3月9日起停止交易和转股。中国核电于2019年4月15日公开发行可转债7800万张,每张面值为100元人民币,募资共计78亿元。

  赎回登记日即3月8日收市前,“核能转债”持有人可选择在债券市场继续交易,或以5.73元/股的转股价格转换为公司股份。赎回登记日收市后,未实施转股的“核能转债”将全部冻结,停止交易和转股。公司将按照债券面值100元/张的票面价格加当期应计利息强制赎回,赎回价格为100.899元/张。“核能转债”3月1日收盘价为129.99元,如果投资者未能及时转股或者卖出,同样面临损失。

  对于可转债提前赎回原因,百川转债表示公司自2022年1月4日至2022年2月7日连续二十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格不低于百川转债当期转股价格的130%,触发了《募集说明书》中约定的有条件赎回条款。“核能转债”亦是因为公司满足了一定条件下收盘价格不低于“核能转债”转股价格的130%,满足其赎回条件。

  大新银行(中国)总行资金部衍生品总经理黄伟鸿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行使强赎回权的动机主要有三:一是推动转股进度,补充资本金;二是减少利息支出,节约财务费用;三是缩短转债寿命,为再次融资腾出空间。

  仍有一定比例未转股

  虽然公司在一直发布提示性公告,仍存有一定比例的可转债未转股。据Wind数据,截至3月1日,“百川转债”未转股余额占比6.07%,“核能转债”未转股余额占比达30.02%。

  对于这种情况,宝新金融首席经济学家郑磊表示,可转债的本质以债为主,转股是提供给投资者的权利和选项。如果投资者认为持有上市公司的股票未来收益更大才会转股,否则只是计划获得债券水平的收益。

  黄伟鸿认为,马上到期还维持较高未转股比例的原因主要涉及四个方面。投资者不懂可转债的相关规则,以为和普通债券一样,持有到期就可以收取约定利息,从而忽略了可转债有强制赎回条款,导致到期被动被公司强赎面临较大损失。此外,部分投资者没有开通相关板块的交易权限,导致不能转股,特别是创业板和科创板的可转债需要注意。博取利润最大化也是原因之一,因为最后到期日的波动相对较大。资产荒导致可转债机构投资者增多也是造成这一现象产生的另外一方面原因。

  上市公司强赎是常事吗?其实不提前赎回的上市公司也十分普遍,特别是一些优质公司,“选择不赎回的公司往往对公司的后续股价表现信心较强。”黄伟鸿分析,“这些公司主要基于防止集中转股造成股价大幅波动、控股股东不希望股权被稀释等原因而不行使赎回权。”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