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产能紧张、流动性不足 厦钨新能拟定增35亿扩“锂” 四核心股东认购


  3月1日晚间,厦钨新能(688778.SH)披露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4863.81万股(含本数),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5亿元。

  公告显示,这些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9.9亿元将用于“海璟基地9#车间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30000吨扩产项目”,25.1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

  来源:厦钨新能公告

  在锂电扩产潮之下,厦钨新能此举情有可原。

  根据GGII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到2025年,中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预计年均复合增速高达33.88%。在各类动力电池中,三元材料电池有“一统天下”之势。2021年,三元材料电池装机量74.3GWh,同比增速超90%,装机量占比达53%。

  由于锂电行业景气度较高,2021年以来,已有多家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企业大举投资扩产,例如长远锂科(688779.SH)、华友钴业(603799.SH)等。

  来源:厦钨新能公告

  2021年以来,锂电池正极行业多家公司募资扩产。

  脱胎于厦门钨业(600549.SH)的厦钨新能也不敢掉队。

  厦钨新能自2016年起新设公司独立运行,成为厦门钨业下属的专业从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子公司,核心产品是钴酸锂、NCM三元材料等。在公告中,厦钨新能称公司未来5到10年的能源新材料规划中,“新能源汽车领域 NCM 三元材料是最重要的业务板块之一”。

  2021年一年间,厦钨新能就接连抛出多个投资扩产项目,包含四川雅安的锂电正极材料项目、四川雅安的10万吨磷酸铁锂生产线(首期)、海璟基地2万吨锂离子电池高镍三元正极材料设备采购安装项目,涉及投资金额超100亿元。

  如此的扩张规模还是没能完全解决厦钨新能产能紧张的问题。

  2月21日,厦钨新能董秘公开表示,公司的产线始终处于满产满销的状态。2021年,厦钨新能的产能为年产约8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在不考虑技改的情况下,2022年年底公司计划实现年产约11万吨的产能规模。

  除了扩产以外,厦钨新能此次募集的资金有约7成是用来填以前埋下的“坑”,缓解公司的偿债压力。

  根据财报,2018年至2020年,厦钨新能资产负债率(合并)分别为 85.40%、70.68%、70.99%,普遍高于同行业水平。另外,公告显示,最近三年一期,厦钨新能财务费用占营业利润比例平均达75.9%,截至2021年9月30日,厦钨新能有息负债余额为19.11 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拟认购厦钨新能定增股票的公司均有福建省国资委的背景。

  厦钨新能公告显示,本次定增由公司的控股股东厦门钨业与关联方福建冶控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冶控投资”)、三钢闽光(002110.SZ)、福建省潘洛铁矿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潘洛铁矿”)共同参与认购,拟认购价款分别为25.3亿元、5亿元、4亿元和0.7亿元。

  来源:厦钨新能

  有四家公司拟认购厦钨新能的定增股票。

  这四家公司都与福建省国资委有联系。福建省国资委持有福建省冶金(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冶金控股”)100%的股权,而冶金控股是冶金投资的控股股东,同时也通过福建省稀有稀土(集团)有限公司与福建省三钢 (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间接控股厦门钨业、潘洛铁矿与三钢闽光。

  来源:厦钨新能公告

  本次发行完成后,厦门钨业将持有厦钨新能1.51亿股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50.23%,仍为公司控股股东,稀土集团、冶金控股仍为公司间接控股股东,福建省国资委仍是厦钨新能背后的实际控制人。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