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明日新股】明日4只新股 最高价173.98元 你敢打吗?

  明日(3月8日),A股将有4只新股申购,具体申购名单如下:

  2022-03-08 (周二) 腾远钴业

  腾远钴业主营业务为钴、铜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发行市盈率为63.05倍,参考行业市盈率为54.07倍。此外,公司募投金额总计21.99亿元,超额募集资金32.79亿元。(注:超额募集资金=实际募集资金-投资金额总计)

  公司系国内少有的能自主规划、设计,并制造湿法冶炼生产线主要生产设备的钴盐生产商,目前已掌握了锂电池用高镍低钴低锰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的制备技术、钴溶液深度净化技术、多样性钴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等二十余项业内领先技术。公司两大核心产品氯化钴和硫酸钴采用的高纯化技术,突破传统工艺解决钴产品中的杂质去除难题,产品质量优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公司2019-2021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7.4亿元、17.9亿元、41.6亿元,三年营业收入的年复合增速35.5%;实现归母净利润1.1亿元、5.1亿元、11.4亿元,三年归母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速83.5%。

  华金证券认为:1、公司是国内钴盐龙头之一,将充分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带来的钴需求大幅增长。2019年度国内硫酸钴总产量为4.39万金属吨,氯化钴总产量为3.52万金属吨,合计为7.91万金属吨;比较而言,公司同期钴盐产量为6,470.58金属吨,占比为8.18%,是国内钴盐龙头之一。其中,硫酸钴主要用于动力电池三元材料前驱体,根据上海有色网的统计数据,2019年度公司硫酸钴产量占比为7%,居国内第三位;2020年公司硫酸钴产量占比为6.37%,2020年公司市场份额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搬迁新厂带来的短期产能影响。2、钴资源供给有限,公司通过在刚果(金)设厂及开发多样性钴资源回收技术,有望让公司在钴资源获取上占据领先优势。1)全球已经探明的钴资源储量是较为有限的,且已探明储量有50.70%集中在刚果(金)。2016年,公司于刚果(金)设立子公司;2018年6月,刚果腾远(一期)投产并逐渐成为公司钴中间品和电积铜的主要生产基地;当前,公司子公司已经在刚果(金)取得两项探矿权和一项采矿权,并展开联合开发勘探合作。2)公司自主研发了多样性钴资源回收利用技术,不但能将铜矿伴生的低品位钴低成本回收利用,还能将低品位钴矿、次级中间品等低品位钴资源进行低成本的回收利用,制造出高质量的钴中间品。

  2022-03-08 (周二) 康冠科技

  康冠科技主营业务智能显示产品的研发、生产以及销售。公司预估发行市盈率为22.99倍,参考行业市盈率为44.3倍。此外,公司募投金额总计31.61亿元,超额募集资金-10.86亿元(注:超额募集资金=实际募集资金-投资金额总计)

  公司主要业务为智能显示产品的研发、生产以及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商用领域的智能交互显示产品、家用领域的智能电视等。根据FutureSource数据统计,2020年度公司智能交互平板在生产制造型供应商中的海外出货量全球排名第一;根据洛图科技(RUNTO)数据统计,2020年度及2021年度智能电视在生产制造型供应商中的出货量全球排名第五。公司是智能显示行业内的龙头企业之一。

  数据显示,2019-2021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0.3亿元、74.1亿元、118.9亿元,YOY依次为2.62%、5.44%、60.36%,三年营业收入的年复合增速20.2%;实现归母净利润5.3亿元、4.8亿元、9.2亿元,YOY依次为33.78%、-8.67%、90.38%,三年归母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速32.5%。根据公司初步测算,2022Q1预计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50.29%至71.71%。

  华金证券认为,投资亮点:1、公司是国内乃至于全球的智能显示行业龙头之一,已经奠定了自己在行业内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根据FutureSource数据统计,2020年度公司智能交互平板在生产制造型供应商中的海外出货量全球排名第一;根据洛图科技数据统计,2020年度及2021年度公司智能电视在生产制造型供应商中的出货量全球排名第五;同时,在会议平板细分市场,根据DISCIEN数据统计,2020年公司智能交互显示平板自有品牌“皓丽(Horion)”在国内会议平板市场出货量中排名第二位。2、规模化生产及规模化采购有望显著增强公司成本优势。自2014年起连续8年保持50亿元以上的经营规模,大规模的生产体量支撑了公司规模化的采购,增强了公司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3、公司产品主要出口亚太、拉美、中东、非洲等地,有望受益于当地对于智能显示产品需求的高速增长。比较来看,东南亚、中东、拉美、非洲等市场对智能电视的需求增长较快,智能电视普及率逐年提升,并有望复制欧美及中国市场的电视智能化及大屏化增长路径。

  2022-03-08 (周二) 莱特光电

  莱特光电主营业务为OLED有机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发行市盈率为133.71倍,参考行业市盈率为44.27倍。此外,公司募投金额总计10.18亿元,超额募集资金-1.30亿元。(注:超额募集资金=实际募集资金-投资金额总计)

  公开资料显示,公司主要从事OLED有机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OLED有机材料产品包括OLED终端材料和OLED中间体。公司目前量产的OLED终端材料主要为发光层材料中的Red Prime材料和空穴传输层材料。OLED中间体是生产OLED终端材料的前端产品。

  公司2019-2021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02亿元、2.75亿元、3.37亿元,三年营业收入的年复合增速44.1%;实现归母净利润0.66亿元、0.71亿元、1.09亿元,YOY依次为844.91%、7.37%、54.55%。此外,公司预计2022年1-3月实现营业收入约8600万至9800万元,同比增长约12.94%至28.69%。扣除非经常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800万元至3200万元,同比增长约21.78%至39.18%。

  华金证券认为,1、公司是国内稀缺的OLED有机终端材料上市公司。在OLED终端材料方面,由于技术和专利壁垒较高,目前主要的生产厂商为UDC、德国默克、杜邦公司、出光兴产、LG化学、德山集团等国外厂商公司。国内A股上市公司中仅有奥来德从事OLED终端材料的生产销售。2、公司已经全面进入国内面板厂商的供应链体系。OLED面板厂商对OLED有机材料供应商的选取极为严格,供应商导入通常需要2-3年时间,需要经过资质审查、材料评测和材料认证等多个环节。国外竞争对手凭借先入优势已经覆盖了国内外主要的OLED面板厂商;而公司凭借产品优势、成本优势以及服务优势,在多次迭代中获得了客户的长期认可,已经全面进入国内面板厂商的供应链体系。目前,公司已实现批量供货的客户包括京东方、华星光电、和辉光电,建立了较高的客户壁垒。3、从保障产业链安全的角度,国内OLED有机材料进口替代述求高。OLED有机材料是OLED面板的核心组成部分,由于国内OLED产业起步较晚,产业配套不完整,因此国内OLED面板厂商在初期使用的OLED有机材料主要为国外材料,而国外材料供应商凭借其垄断优势拥有较强的议价能力,造成了OLED有机材料成本居高不下,极大地压缩了国内面板厂商的定价空间,制约了国内面板厂商参与全球化的竞争。同时,在全球贸易摩擦不确定性增强的情况下,严重依赖国外材料也对国内面板厂商未来的发展形成了较大的不确定性。

  2022-03-08 (周二) 理工导航

  理工导航主营业务为惯性导航系统及其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发行市盈率为80.87倍,参考行业市盈率为44.27倍。此外,公司募投金额总计6.41亿元,超额募集资金7.94亿元。(注:超额募集资金=实际募集资金-投资金额总计)

  公开资料显示,公司是国内领先的高精度惯性导航系统供应商,产品广泛应用于复杂战场环境下的飞行器导航,成为陆军和空军多型现役、定型装备中惯性导航系统的主要供货单位。公司攻克了光纤陀螺惯性导航系统温度标定、系统误差精确建模与补偿、光纤陀螺惯性导航系统参数稳定性、动态传递对准等惯性导航领域关键问题,形成了 16项核心技术,其中多项核心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数据显示,2019-2021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26亿元、3.06亿元、3.18亿元,三年营业收入的年复合增速50.9%;实现归母净利润0.67亿元、0.71亿元、0.73亿元三年归母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速50.7%。经公司初步测算,2022Q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87.88%至166.16%。

  华金证券认为,1、经过长期的技术积累,公司已经在国内惯性导航领域处于领先水平,得到了军方等客户的高度认可。公司核心管理团队自上世纪90年代起参与我国首个型号远程制导火箭弹导航控制模块的研发工作,在国内首次解决了惯性导航系统长期免标定的技术难题。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公司拥有6项国防发明专利和24项软件著作权,形成了16项核心技术。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的惯性导航控制系统经过数十年的技术积累,得到军方等客户的高度认可,产品广泛应用于复杂战场环境下的飞行器导航;其中,在远程制导弹药领域公司处于国内领先地位,2020年10月,公司以第一名成绩成为军方某型改进惯性定位导航装置项目的唯一中标单位。2、公司多款惯性导航系统产品已定型,预计将受益于我国强军战略。公司目前已有三款定型的惯性导航系统产品用于我军现役武器装备,定型时间分别为2013年、2016年和2019年,部分产品定型时间较短,预计上述定型产品将会持续产生采购需求。与此同时,公司有某型改进惯性定位导航装置已经中标为研发单位,DHN-M060S型惯性定位导航装置也正处于方案设计阶段,预计未来将陆续为公司军品业务带来增量收入。3、公司积极开拓民品市场,已研发出适用于无人机、无人船只、自动驾驶、能源勘采、测绘等各类应用场景的产品,公司成长天花板有望被打开。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